当前位置:八格格党>>兴汉室> 第八十一章 径情直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一章 径情直遂(2 / 3)

王斌冷哼一声,语气不善:“不止如此吧,废立天子,不也是臣下廷议么?”

臣僚主动发起廷议时,要么是皇帝驾崩,没有子嗣,就需要外戚大将军主持廷议,从宗室选择旁支继位要么是幼主在上,权臣强势,兴廷议以挟舆论。

前者一开始还好,霍光扶立孝宣皇帝,成就汉室中兴可到后来却单纯变成外戚为了巩固权力,只收幼君的恶劣行为。蔡邕刚才好不容易寻到个擦边的例子,此时被王斌一语道破,脸色一变,立时说道:“陛下乃命世之主,事权一统,岂能一概而论?”

皇帝抚摸箭羽的动作突然停顿下来,沉着脸对此事下了个论调:“太尉、司空、车骑将军、还有光禄勋、以及其下博士、议郎、谏议大夫等聚集北宫门,当众辩议,的确符合廷议之规。无论是孝昭皇帝的盐铁酒官之辩、还是后来孝哀皇帝的换币之议、抑或是孝章皇帝复盐铁官、孝桓皇帝改铸大钱等议,都是为了便于朝廷制定国策,以冀利于万民。”

看得出皇帝为了这个廷议的定义做过不少功课,翻阅过不少前朝档案,蔡邕正在一旁听得直点头,却听皇帝话锋一转。

“只不过”皇帝将手沿着平滑的箭杆,从箭矢两端移向中间,慢悠悠的说道:“他们事先不上疏递请,堵在北宫门高谈阔论,不知道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天子?”

“陛下!”蔡邕稽首拜伏,道:“容臣说句实在话,太尉等人未得允准,擅集大臣公议,此举虽然不甚妥当,但还请陛下好歹顾惜彼等一干名臣宿儒,素有清名,将此事揭过则罢。倘若真要闹大了,陛下的声誉怕也会受影响。”

“就此揭过?”

皇帝冷笑一声,突然将手中把玩已久的箭矢往外一投,那根箭矢在空中划过一道完整的弧线,正好打到了庭中一只铜壶圆滚滚的兽面腹。

当的一声清响,箭矢弾落在地上,铜壶也倒在地上。皇帝的准头果然很差,瞄了这么久都还没中。

虽然有些尴尬,但王斌与蔡邕谁都没心思在意这事,他们恭敬的一站一跪,分列两侧,低头等候着下文。

皇帝右手没了把玩的物件,习惯性的虚握着,他面色如常,说道:“这事我若是忍让揭过了,那以后但凡国政疑难,彼等皆可谒阙集会,自行公议了?”

哪怕此时天气逐渐凉爽,蔡邕也是汗流浃背,他最后一次壮着胆子,语气微弱的恳求道:“臣听说陛下常自诩世祖光武皇帝,那便当有、光武皇帝从善如流的雅量。”

将自己塑造成中兴汉室的第二个光武皇帝,这是他一直以来的宣传造势,就是想让百姓能对汉室抱有希望,重新凝聚人心。没想到这成效还没看到,却被蔡邕以尔之矛,攻尔之盾了。

皇帝沉闷的嗯了一声,像是默许,又像是随口应和

“既然太尉他们非得要用廷议来辩论盐铁之政,那就让他们议吧!舅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