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路当然是好事,但我听说你们只修通往林区的道路,是这样吧?”
“没错,那是主干道嘛。”
“关总,好事你要做到底呀!通往林区的主干道都修了,何不把通往各村的道路也修起来?”
关云天没想到黄镇长能说出这样的话,虽然觉得不可思议,表面上还是轻描淡写地打趣道:“黄镇长,通往各村的道路,那不是叫‘村村通’工程吗?这不归我管,我们是企业,不是政府职能部门,你应该去找县交通局呀!”
老黄觉得关云天没有理解她的意思,再次重复道:“你们现在不是正在修路吗?何不趁此机会,把乡村公路一起修通?”
大家都是老熟人,既然黄镇长说话如此随便,关云天也没有必要跟她讲究,“黄镇长,把乡村公路一起修通,说起来容易,但那需要资金啊!这钱谁来出?”
“钱----?通往林区的主干道不是有预算吗?乡村公路不需要那么宽,路基不必太厚,花不了多少钱。”老黄轻描淡写道。
“我知道乡村公路标准不高,但那也得花钱,问题是为啥要让我们出资修建,昌达集团没有这样的义务呀!”
关云天多少次婉拒过媒体的采访宣传,就凭老黄的几句忽悠,怎能让他上套?
见自己的计策未能凑效,老黄只得把来此的目的实言相告:“关总,我跟董镇长来拜访你,确实想跟你商量乡村公路的事。”
“两位领导怎么突然想起这件事了?”
“就是因为看见你们修筑林区公路,我们觉得喊了多年的乡村公路应该提到日程上了。”
“提到日程上好啊,你们开工修建就是了,跟我商量什么呀?”关云天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
“关总,乡镇资金状况你是知道的,哪有修路的钱呀?”黄镇长道。
“乡镇没有钱,找我也没有用,我们是企业,不是交通局。”
“关总,黄镇长的意思,你是大企业家,见多识广,通过这几年的接触,也不拿你当外人,在这件事情上你能不能帮我们想想办法,提点建议?”
董镇长是个五十来岁的中年人,他性格沉稳,一向话语不多,但说话通常都很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