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担保是有前提的,五百万贷款下来以后,我们兴隆公司要使用二百万。”
“这么说来,精美公司忙乎了半天,最终只能得到三百万的使用权?”这个消息令小尹愕然。
“要不怎么办?精美公司的冯老板现在是走投无路,我们兴隆公司这算是对他很大的帮助了,老冯的其他做企业的朋友,要么企业太小没有资格担保,要么躲的远远的,根本没有人向他伸出援手。”
“不过你们老闵这一刀也够狠的,干嘛一下就拿走二百万?再说你们也不缺钱呀!”
“不瞒你说,我们现在也不宽裕。”
“兴隆公司不是一直都不错嘛?”
“尹经理,你是不知道啊,除了垄断行业,这几年实体经济有几家敢说自己很好的?我们前几年真是不错,从去年上半年开始,订单减少,库存积压增多,流动资金占用量比前几年增加了百分之五十,你说我们还能宽裕到哪儿去?”
“为啥不以销定产,干嘛要强撑着?”小尹对企业的某些事并不了解。
“以销定产必然减人,你把那些熟练工放走容易,等到生产形势好转了,再想把他们招回来就难了,人家靠打工挣钱,那些人不可能吊在一棵树上。”
“你可知道给精美公司担保的风险吗?老冯要是违约,你们就得替他还贷,难道不怕因此连累兴隆公司?”
老王似乎胸有成竹,“我猜老闵是这么想的,对方真要出现违约,因为这笔贷款我们兴隆公司拿走了二百万,实际上只替精美公司还款三百万,对于兴隆公司,三百万应该不会让我们伤筋动骨,估计会对公司产生一些拖累,但不至于使公司遭受根本性影响。”
“三百万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小钱,难道你们甘愿为精美公司担这样的风险?兴隆公司如此慷慨大方,你们直接把三百万给老冯多好?还省去了好多麻烦。”小尹揶揄道。
“也不是兴隆公司慷慨,老闵其实不是省油的灯,别说三百万,即使三万,他也不会拿钱冒险打水漂。就在为精美公司提供担保手续的第二天,我看到闵经理拿回来一份反担保书,好像精美公司的老冯用他的三套门市房,为这三百万做了反担保。”
“我就说事情没那么简单嘛。”
......
第二天上午刚上班,小尹来到老孙办公室交差复命,“主任,昨晚我跟兴隆公司的王会计见面了。”
“怎么样,得到了什么信息?”老孙急不可待地问。
“他不肯定兴隆公司的闵经理是否知道精美公司的现状,他自己以前也不知道这些消息。”
“你把咱们了解到的情况都跟他说了吗?”
“全跟他说了,虽然感到意外,但对于这笔担保,兴隆公司好像主意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