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今言这一生也许总是庸庸碌碌。
他到了临死的时候才忽然有了一种悔恨之感。
许今言,是什么人?京城许氏长孙。
京城许氏又是什么样的地方,从太祖的时候开始先祖以读书为官发家,所以许氏代代都是读书人,学的道理是什么道理,是圣贤之道。
所谓圣贤之道,朝闻道,夕可死矣。
先祖许家元乃是以“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的格言教导后辈子孙一定要勤学苦练,克己复公。可是谁又能知道,他许今言的确是这么多年一直都听从先辈的教导的。
先祖许家泽言养子须要教他读书。夫读书岂必皆应举及第,只明道理,晓礼义,涵养血气,摄伏身心,常不失故家气味。此是读书要领,若科举则有命存焉。不可以此介意,遂懈于学。蒙以养正,圣功也。夫养于童蒙之时,而作圣之功基焉,是岂细故也哉。
凡人局量器识,须要宽洪深重,廓然有容。横逆之至,非礼之加,受而消之,不介于怀。不可发人阴私谈恶;人胜己庶用意忠厚。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许氏成为京城望族自然该是谨守家风的,可偏偏在许今言的手上,变成了笑谈。
许今言是到了死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做错了。
他从小到大以为只要温顺纯良,便能够得到长辈们的认可,继承许氏,而后将许氏的荣光发扬光大,可是转眼间多少年过去了,偏偏是自己再也不能够为自己年幼时候说的发扬光大做出一点点贡献了。
他听长辈的话,才会压抑本性,他读书中举,是为了为官为相,没有遵循先祖的遗愿,竟是违背了本心的了。
他还记得那一年,自己九岁,所见年轻的二叔迎娶贤文王府的郡主玉禾。
那新娘子生的貌美如花,气质高贵温文儒雅。
他便觉得,之所以母亲不如这玉禾郡主的原因,是因为父亲读书没有二叔好,二叔当的官大。
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念头,可偏偏是那样的清楚。
他抱着那样的信念努力学习长大。
二叔长期在外为官,母亲一心佛道。
他跟着新娘子玉禾长大,看她生下了阿冉,看她一步步在深闺里面成为一朵艳丽无比的花。
那日他十五岁,正是青春年少,最是向往男女之事的时候。他前往拜见二婶,他从前尊敬二婶如同尊敬自己的母亲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