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期间, 家中多有亲戚朋友前来走动。
叔叔一个朋友,带一个妻子, 再带一个孩子,如此便是三人,来了两家便是六人,若不巧碰上三家一起来了, 便是八九人, 加上叔叔婶婶、三只狗狗,客厅里常常人满为患,有时沙发上,乃至饭厅餐椅上都要坐满人。与茶壶配套的茶杯已不够用, 婶婶只能拿了水杯来凑数,客人你一言我一语,家里有如菜市场般喧闹, 客人走后, 瓜果皮更是堆成了山。
周小明还好。
自己在客厅该玩什么玩什么,想吃什么吃什么。
而一美、书庭、小姑三人,则统统躲进了一美房里, 关上房门, 三人拿iPad刷刷综艺、看看电影。
周小明同学便成了客厅与一美卧室间的小信差。
婶婶给客人洗了水果,有时会分装一盘,叫周小明给一美房里送去;有时房间里有人饿了、渴了, 便会把周小明叫进来, 叫周小明去和婶婶拿水和食物送进来。
周小明一个人, 保障了三个人的食物补给链。
有时周小明正一个人玩得好好的,小姑一句话,便不得不放下玩具来回跑腿——婶婶看在眼里,觉得周小明可怜,便对他说:“叫她们自己出来拿!多大个人了,是缺条胳膊还是少条腿了,什么事都要你跑腿。你跟她们说,不带这么欺负人的,你们不能看我小,就随便儿欺负我!去说去。”
周小明便“哒哒哒”跑进去,双手抱臂,气哄哄地按婶婶教的说了:“哼!你们欺负人,总让我跑腿!”
小姑循循善诱道:“年纪最小的就是得跑腿,这是规矩,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不信你问书庭姐姐。”
小姑一提这一茬,书庭便想起来了。
记得小时候,小姑一在外面混不下去,就来她们家窝着混吃混喝。
有一次是在外地意外怀孕,没钱打胎,只能来了她们家里,拿了她们家的钱打胎,打完胎后在家里一住就是半年之久。吃她们家、喝她们家也就算了,当时爸爸妈妈每天下班回来晚,自己小学放学则要早一些。小姑看爸爸妈妈不在,书庭年纪又小,好欺负,便天天叫她跑腿。让她倒水,拿东西,或给她钱,叫她下楼买吃的。
等书庭买上来了,小姑一口都不给她吃,自己全部吃光。
抠得要死!
有一次在饭桌上,因为最后一块排骨,书庭仗着爸爸妈妈在场有依靠,于是寸步不让,和小姑大吵起来。当年小姑也只是一个非主流的黄毛丫头,不懂事,两人在桌上对着吵,婶婶帮着书庭也不是,帮着恩惠也不是,只能视而不见,见两人吵得厉害便说一些“好啦,好啦,别抢了,明天我再做”之类的话语和稀泥。
书庭没抢过,大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