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玄道:“大哥你一定要相信玄儿。你加紧准备操练家兵、加固坞堡,张世平苏双会定期贩运过来战马,你帮我先交付费用训练骑兵……算了,大哥你不如和母亲与我迁往长沙。一则南方相对比较稳定,二则有叔父帮衬,好重振韩家。”
韩浩却摇摇头道:“你放心吧,我会守卫好韩家的。迁家的事关系重大,母亲也不欲远徙。倒是你,一定要保重,母亲那里你放心,我会和她的。”
韩玄无奈道:“好吧,我只带上董平和杨雄以及一百精锐骑兵。”
韩玄刚走出去没几步,又回过去对韩浩道:“大哥,此去一别,不知何日能再见。你一定要照顾好母亲。对了,如果将来有个叫曹操的人想征辟你,你一定不要投效于他。”
韩玄反复强调这一点,如果现在还和原来的历史上一样,那韩浩就会被曹操招至麾下。虽然韩浩历史上深得曹操器重,但既然自己已经决定不投靠曹操自己单干,那么将来也许会和曹操成为对手,自己可不想与韩浩有朝一日在战场上相见。
韩浩点零头道:“为兄不认识什么曹操,也不会投效于他,你放心吧。事不宜迟,你赶紧挑选人手动身,你可过黄河到颍川从汝水乘船一路走水路顺流而下,定可赶上苏姑娘。”
韩玄决定就照韩浩所,和韩浩辞别后,带着董平杨雄以及一百骑兵简装就上路了。
众人渡过黄河来到了颍川郡,颍川郡属豫州统制,又接近荆州,人杰地灵。一些世家大族重视后代的读书教育,得以世代为官,这部分人被称为士族。而在颍川郡有很多这样的士族,历史上众多谋士名臣多出于簇。韩玄他们来到的是其治下的许昌县,看着街上偶有头戴儒冠的读书人,韩玄打量着如今苏巧儿不知行至何处,自己正好去拜访一下陈纪,另外看能不能碰碰运气收个谋士。
韩玄先找了两家客栈安排那一百多名家兵住下。自己带着董平杨雄在大街上闲逛,三人来到一条巷,其间有不少幼童在玩耍。韩玄等人瞧见有两名少年蹲在在地上捣鼓着什么,韩玄走过去一看,原来他们在捣蚂蚁窝。
其中年岁稍长的一位少年对另一名少年道:“你这些蚂蚁军纪如此严明,如果要是有人一般大恐怕比咱们大汉朝还军队还要厉害。真是妙极!”
韩玄笑道:“蚂蚁分为工蚁、兵蚁、雄蚁和蚁后,它们严格分工、各司其职,团结起来的力量甚至能毁掉一座大堤坝。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是如此。”
那少年闻言转身看向韩玄问道:“咦,你是何人?你方才所言我从未听过。”
韩玄道:“我叫韩玄,你哪家的公子?”
少年站起身来一脸惊喜道:“你就是父亲所的那个韩玄,那首‘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回。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的诗是你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