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都市小说>风中舞风的人> 第三部逆风001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部逆风0017(1 / 1)

这么多年,鲍宪文和其他的乡党,早已习惯且麻木了这种任人摆布的日子。 虽说鲍广信的身体发育得很壮,但毕竟年纪还小,还处在长身体的阶段,虽说不到10岁,鲍广信就开始帮着父亲干农活了。但为长远计,鲍宪文每与老二在一起干活的时候,从来没有,也不敢催促孩子,生怕孩子年纪小,干活办事还不知道深浅,催急了,会把孩子累坏的。 开会,又是派劳工,这不正好借机让孩子歇歇吗?再说孩子在一天天长大,人总得接触社会的,得学会和人相处啊!今天的会,就让孩子代替自己去开吧! 鲍广信替父亲来开会了。 人差不多来全了,保长清了清嗓了说话了:“还差几个人没到齐,一会儿我还有事呢!咱就不等了,过后,再个别告诉一声就得了。” 人们早已习惯了这种开会强行摊派的方式,没有一个开口的,站在地上静静地听着保长说话。 保长大声说道:“唉!昨天,我又被叫到区公所开会去了,这次布置的活计是:rb人在我县西部也就是与内蒙交界那一带,有个叫做蛤蟆崴子的地方,建了个农场,rb人管它叫什么满蒙开拓团。这个开拓团啊,一下子就上来了200多号人。rb人说,这200多号人那,是为我们减轻负担来了,他们不是当兵打仗来的,是专门来种地的,主要是生产军粮。rb人说了,为进一步搞好中日亲善,各地律律行行(东北方言,形容人多,络绎不绝或人头攒动状)的来了大批的开拓团,这将大大的减轻我满洲国臣民的负担,这是大rb皇军对我满洲国臣民最大的体恤。为了感谢大rb天皇陛下,为了表示我们的诚意,各地抽调民工到蛤蟆崴子去帮助开拓团修建房屋及其它生活设施。区公所要我们每户都要出一人前去帮忙。另外啊!这些开拓团的团员的年龄太小,现在的平均年龄还不到11岁,各种农活还不太会干,这样的话,这第一年的开荒、种地等活计,就得我们帮忙才行。今天,大伙儿回去先准备一下,从前出车的人家除了出车外,还要外加一副犁杖,这几天,在路上的草料要自备,尤其是马料一定要备足。为了防止有人少拿马料和出现偷拿别人马料的事情发生,区公所决定,到了那里,马料上交后再统一发放,但自家的马料还是自家的,也就是统一保管而已。” “工具等项就这样了,至于各家怎么派人去,村上就不硬性规定了,自家回去商量着办就行了。” 保长说完,看着众人,又问了一句:“听明白没有?”,众人仍没有做声。保长见此,吆喝着说道:“那就是听明白了,这样的话,大伙儿请回吧,后天早晨就出发,家住东边的都到村公所集合,西面的见带队的车过来跟上就行了。” 鲍广信到家了,把开会的事向父亲学了一遍。 鲍宪文听完,琢磨了好长时间没有说话。 鲍广信见父亲没有说话,知道父亲犯难了,便开口道:“爹,这抓劳工的事,让我去吧!你在家,让人放心,一可以领着我三弟做你的帮手,二可以让我出去多接触一些人,这人嘛,早晚得和社会打连连的,这不正是我出去锻炼的好机会吗?” “唉!真让我犯难啊!我要是走了,这家真让人不放心,眼看着就要种地了,我一走的话,你和老三在家种这地,哪让人放得下心啊!这一年从年头到年尾,全家上下老小近10张嘴,全指着这地的收成呢!让你去,家里种地是不用操心了,可你毕竟太小,没出过门,让人不放心呐!你这人,长的是挺大的,但毕竟还是小孩子啊!在外说话办事,让人挺不放心的。再说,这人啊!有个毛病,就是爱欺负岁数小的。人岁数小,脾气大,受不了屈儿,这样的话,就要打仗,这一打仗啊,就容易使错手。真把人打坏了,这祸可就惹大了,家里得花钱给人治。要是让人家给打坏了,就是人家出钱给咱治了,咱自己不也得遭罪吗?” “爹,我不会和人打仗的,我长这么大,也没和谁打过架的。怕我岁数小,受人欺负,那我就往大了说几岁,别人不就不敢了吗?反正我也长的大,再说,就往大了说几岁,也没谁知道啊!我的活儿,爹,你不是总夸我干的好吗,只要把活儿干好了,就没人敢欺负我的。” “孩子说的也对,宪文,就让老二去吧!家里的活,离了你可不行!再说这一大家子人,到了晚上可指着你仗胆呢!再说,老三的活儿,离了你,老二在家的话,怕整不的了,老三比老二的心眼多啊!” 说这话的是宪文的妻子,也就是前面说的麻脸的柳氏。 “是啊!人们说:老大傻,老二尖,斤斤计较是老三。我不在家,这老三,只怕老二真的有点说不服他。唉!也许再过几年,大大就好了。就这样定了吧,就让老二去出这劳工吧!老二走了,家里的活少了个帮手,那就让咱大哥家的老大过来帮一下吧!大哥他们这几年不是一直想让他家的老大过来帮工吗?”鲍宪文回了妻子一句。 大车在路上走了三天,这浩浩荡荡的人马才到了蛤蟆崴子。 蛤蟆崴子,正处土岭县城西部,此处地势相对低洼,多处在沼泽地带,周边尽被许多沙土坨子所环抱,中间有几处低洼处可将雨季汇集的水顺畅地排泄出去。故此,这蛤蟆崴子,虽处在沼泽地带,却未能形成那种只灌不排的盐碱地。在地势相对高些的坨子边上的水塘里,又生长了许多茂密的低矮的红毛柳和一些高大挺拔及一些歪斜的其它种类的柳树,夏季到来的时候,这里蛙声不断,用当地逃荒到这里的sd人的话说:这大夏天里,满崴子的蛤蟆叫。由此,当地人便把这地方叫做了蛤蟆崴子。 此地水丰草美,宜于游畜生长。 倭人侵华日深,军帑所需甚巨,尤是国内军粮难以为继。为解决诸多困扰,rb军/国主义者们就地取材,开始在东北各地的大规模殖民,这样,来到东北各地的满蒙开拓团纷至沓来,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土岭的满蒙开拓团共计来了200多人。 这些开拓团的团员们,几乎都是尚未成年的少年,多数人的年龄只有十一二岁,最大的也不过十三四岁。 本是稚气未脱的懵懂少年,然为了“大rb帝国的未来”,狂热的rb军/国主义者们,把整个rb的国民鼓吹得对其感激涕零. 战争的机器,一旦开动,远非演说家们聚众演讲时鼓吹的那般美好,更不是文学家们用笔描绘的小说般美妙动人。 战场上需要的士兵越来越多,成年男子,尤其身强力壮者,无一不上了前线。 为了满足日后兵源的需要,这些未成年的少年,不得不早早的来到了中国,开始了准军事训练。 其实,这些rb少年,在rb时,他们的父母,尤其是父亲,早已离开了他们,来到了遥远的中国战场,为天皇奉献着他们的躯体和早已失去人性的灵魂。 那些年青的,身体健硕的rb少妇,多数是被强征到了中国东北,甚至更远的地方的。这些女人,不得不抛下自己的孩子而去照顾那些年纪更小的别的家庭的孩子们。 别子之痛,难以名状! 一个弱女子,还能有什么办法应对这个现实呢? 唉!有什么办法吗?真的什么办法也没有!既然没办法,那还是忍了吧! 这可是天皇鼓吹的大东亚圣战啊!稍有不逊,破坏圣战的罪名可不是闹着玩的,不就是离家别子吗?再说,那可是我们大rb国民渴望的人间天堂啊! 天堂的生活永远胜过百倍千倍甚至万倍的地狱,天堂那边美好的生活在召唤着。 去吧!到支那去!管它自家的孩子有没有人照顾呢?况且,家家不都如此吗? 这些rb女人,尤其是那些年青的少妇们,她们不得不将别子之痛强压在了心底。 这些来到中国的女人们,肩负起了照顾开拓团团员的重任。 这些抚慰少年儿童心理的“妈咪”,她们的负担可谓沉重至极,她们要照顾每一个孩子的生活起居,吃喝拉散,无一不在她们照顾的范围之内。 她们,每人每天照顾孩子的人数高达六七十人,有的甚至达到了近百人。这些孩子们,白天还好,同龄的孩子们在一起,有做不完的游戏,说不完的话,讲不完的故事,但到了繁星满天,或是月黑风高的夜晚,可苦煞了这些年青的妈咪们了! 玩了一天孩子,有的玩累了,做起了噩梦,有的则是在白天受到某种意外的惊吓而没有得到很好的爱抚,人睡着觉呢,却不知何时便在梦中嚎啕大哭。 此时的妈咪们,尽管劳累了一天,甚至早已进入了梦乡,但这些妈咪们看到这些样的孩子便不由自主地想了自己未在身边的孩子,怜悯之情,遂油然而生。 即使在冬天,这些妈咪们,不管是年青的还是年老的,都会迅速的起身,甚至来不及披件外衣,便急忙忙地来到正在大声哭闹的孩子身边,以女性的温存来抚慰这些因惧怕而哭醒的正在熟睡中的孩子们。 这种200人左右规模的开拓团,其规模称不上大,团里照顾孩子的妈咪常驻者也就仅仅三四人而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