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小闲似突然想到了什么,他对姚崇道:“老姚,有件事情还需要你帮忙!”
“定国公,请讲!”
“自汉以来,西域便有丝绸之道,这些年,西域有些混乱,很多商人不敢涉入,我想借着这次机会,让岑氏商号组建商队,重新进入西域,为大唐打通这条商道。”
姚崇赞许道:“此乃利国利民之大好事,我怎会不同意呢?”
“我想让老姚你给沿途州县与驻军下个牒文,就说岑氏商号是受朝廷指派,赴西域经商的,让他们一路给予方便,切莫刁难!”
“这……”姚崇有些犹豫,大唐向来对商人鄙视,还从没有过这样的先例。
“朕应允了,姚阁老迅速办理此事!”李隆基断然道。
姚崇微微一愕,李隆基向来对他礼遇,像今日这般说话不客气还是头一次,难道是陛下生气了。
李隆基的确是生气了,卢小闲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不仅没有任何怨言为朝廷解决这大麻烦,而且还是自掏腰包,如今人家就提了这么点事,还推三阻四的,岂不是太不厚道了。
李隆基也是好面子之人,本来就觉得很亏欠卢小闲,听姚崇如此不爽快,更觉得面子上实在是过不去了,便越俎代庖直接应了此事。
姚崇也是聪明人,略微一想,便想清楚了其中的关节,他笑道:“定国公,这事由老夫来办!”
卢小闲满意道:“那就谢了,我公开的身份便是这商队的头领,有了这层身份,行走西域岂不是名正言顺了?”
“小闲,你原来是要这个名头!”听了卢小闲的话,李隆基恍然大悟,他索性又大方了一次:“既是如此,朕就赐这岑氏商号为皇家商号,这样就更方便你行事了。”
姚崇一听就傻了,这也太出格了,自古就没听说过皇家商号,这让老百姓听了,岂不是认为陛下要与民争利,这如何使得。可李隆基话已出口,金口玉言,改也改不了了。
姚崇不爽,可卢小闲心中却乐开了花,李隆基的确是与众不同,居然能想出这么个主意,这不是意外之喜是什么?
有了这个名号,以后岑氏商号想不出名都不成了。
姚崇怕李隆基再说出什么出格的话,赶忙打岔道:“定国公,你这第三个要求是什么?”
“我走了之后,朝廷要密切关注吐蕃人的动向,若有情况不要擅自开战,以大唐现在面临的形势,不适合同时打两场战争,一切都要等西域的事结束后再做计较。”
李隆基点点头:“小闲,你放心去吧,有事朕会派人与你联系的!”
“陛下,那臣先告退了!”
望着卢小闲离去的身影,姚崇不禁感慨道:“定国公真不愧是国之栋梁呀!”
李隆基什么也没说,只是在默默沉思,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
开元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黎明,天色已经微微亮了,庭州每日清晨城门例行开启。
由于突厥人已经进入西域,守城兵士接到命令,要严格盘查进出城的人员,但真正执行起来却相当棘手。
庭州地处天山北麓,东连伊州、沙州,南接西州,西通弓月城、碎叶镇,是大唐在天山以北的政治、军事重镇,来往人员众多,盘查起来的确挺麻烦。
就在城门刚刚开户启之时,守门士兵突然听到远处传来异样的声音。
一阵仿佛闷雷一般的马蹄声由远而近,听声音足有三百余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