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亮接过信看完后,忍不住道:“原来是为卢公子之事,卢公子已经到曲城了么?”
吉温看了一眼慕亮,奇怪地问道:“刺史大人也认识卢公子?”
“虽然我不认得卢公子!”慕亮眉飞色舞地解释,“但我常与崔侍郎通信,他在信中时常提起卢公子,对卢公子评价颇高。卢公子智破静宁金矿案朝野震惊,我也听说了,对他仰慕的很,没想他到曲城来了!”
“这么说,卢公子一事,刺史大人是愿意帮忙的了?”吉温高兴道。
“这个嘛,容我再想想!”
慕亮的回答出乎了吉温的意料之外,他的心中“咯噔”一下。
吉温并未表现出来,不动声色道:“崔侍郎有几句话,让我带给刺史大人!”
“吉公子请讲!”
“当年上官昭容走了韦皇后的门路,慕兄才来到绛州,这些年来,世人皆因此而曰慕兄是韦皇后的人,其实我最清楚其中的内幕。若慕兄真想成韦皇后身边的红人,当初就不会大费周折离开长安!慕兄这些年从未向外人解释,是怕传到韦皇后耳中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慕兄大可不必耿耿于怀!”
听了吉温所说崔湜这一番话,慕亮潸然泪下,哽咽道:“知我者,崔湜也!”
吉温接着道:“卢公子与安乐公主之间的恩怨,想必刺史大人也有所耳闻,我明白,刺史大人怕帮了卢公子,会得罪安乐公主,故而才会踌躇!”
慕亮低下头,没有说话,很明显,吉温说中了他心中的顾虑。
吉温微微一笑道:“刺史大人,韦皇后与太平公主皆是妇道人家,她们为何能在朝中呼风唤雨?”
慕亮一听大惊失色,赶忙到门口,打开房门四下张望,重新又关好门。
坐定之后,慕亮心有余悸:“吉公子,这些话不说也罢,小心隔墙有耳!”
慕亮的举动看在吉温眼里,他不觉得奇怪。
来刺史府之前,魏闲云分析过慕亮的性格:做事胆小谨慎,不会因崔湜的面子轻易答应此事。
果然,让魏闲云预料准了。
吉温知道,不给慕亮下狠料,这事肯定谈不下来。
想到这里,吉温叹了口气道:“其实韦皇后也好,太平公主也罢,她们今天的一切,都是陛下给他们的,若没有陛下,她们什么也不是!”
慕亮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吉温知道时机到了,他用怪异的目光瞅着慕亮道:“刺史大人,问句不当问的话,在陛下、韦皇后和太平公主这三个人当中,若非要让你选一个人效忠,你会效忠谁?”
“那还用问,当然是陛下了!”作为大唐的臣子,慕亮毫不犹豫道。
“那好!”吉温从怀中又掏出一样东西递上:“刺史大人,你看看这个!”
慕亮狐疑的接过,这是一个卷轴,他打开一看,顿时愣住了,嘴唇颤抖起来:“这……这……”
“刺史大人在长安为官多年,肯定识得陛下墨宝。这是卢公子离开长安时,陛下赐给他的。‘肱骨’二字的含义,想必刺史大人应该知道!”吉温顿了顿又道,“陛下盼卢公子早日回到长安,刺史大人现在帮卢公子,等于是帮陛下,还有什么担心的?”
慕亮长舒一口气,对吉温道:“吉公子,替我转告崔侍郎,卢公子的事情包在我身上,我定不负陛下!”
……
第二日一大早,魏闲云与吉温起得很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