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的求伯君并不知道,一年后的大洋彼岸上线了另一款软件,差点打死了wps,也成为了wps的一生之敌。
而这个软件就是微软的word。
从1988年到1994年,在这的6年里,wps迎来了最辉煌的时刻,一度占据了超过90的市场份额。
那时华夏人在电脑上文字处理系统采用的软件几乎都是wps。
“那时,wps的出现养活了一批书商,一批搞培训办班的人,一批打字小姐,并且推动了电脑的普及。”求伯君曾自豪地说。
wps在求伯君的带领下可以说是如日中天,甚至于写写wps书就能大卖。
当然,那时候,求伯君和雷俊也写过《深入dos编程》、《深入dows编程》。
而此时,因为具备图形界面所见即所得的 word 开始受到用户青睐,同年微软带着dows 95和word进入华夏。
微软并且多次寻找金山,希望后者跟他们达成协议,让wps和word兼容。
不怀好意的微软带着dows95和办公软件和时任金山掌门人雷俊洽谈,为了避免两败俱伤,雷俊最终还是同意了。
没多久,雷俊气愤的说道“我们上了微软的当!”
同意兼容后,微软顺利通过文档格式将wps的用户迅速撬走,在“外国月亮总是比较圆”的当时情境下,国货wps开始风光不再。
彼时的华夏,处于软件时代,卖软件成为主要赚钱手段。但猖獗的盗版,加上微软的夹击,上世纪90年代中期,金山已面临无米之炊,离倒闭只有一步之遥。
日后,雷军在跟记者对话时忆这段时光称,金山有非常多的员工离职,包括他在内的领导层甚至考虑要不要转型去做保健品。
微软的目的显然不只是单单的引流,他的目的是消灭wps这个潜在的竞争的对手。
“别搞wps了,你干不过我们,不如加入我们一起干。”没多久,微软又向求伯君抛出75万美元年薪的诱惑。
不过微软没想到的是,求伯君,不但没有接受,还卖掉金山奖励的别墅,筹集了200万,继续埋头开发更高级版本的w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