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陵也就说得一干二净,他气势强横问陆中修:“梁山王今年多大,你有没有数?”
陆中修冷笑:“总有三十出头了吧!”
“三十还不到!”
陆中修一愣,他自然是见过萧观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张大黑脸,喃喃道:“是吗?”
“皇上登基,梁山老王把王爵给了儿子,把帅位也给了他!”
张良陵说过,陆中修扯一扯嘴角,有些好笑出来:“这是几年前的事情,梁山王二十来岁就统三军,陈留郡王不服他在所难免。”
“那一年,老王回京来。”
随着这语声落下去,陆中修一愣,顿时明白过来:“原来是这样!”丁前也张张嘴,无声也说一句,原来是这样。
黄跃等人瞪大了眼睛。
张良陵继续冷笑:“皇上如果有意让老牛告老,为什么不早说?忠毅侯如果打老牛的主意,他有太后在,还会在家里一直等候官职那么久?他会在皇上登基以前把这件事情办好,登基大典上他就任,岂不是更好?”
陆中修有片刻的失神,登基大典上对袁家的圣旨,可算是福泽满门。不但去世的袁国舅追封为永国公,就是后来辞去国公就任侯爵的忠毅侯,他的夫人也继续是国夫人待遇。
他内心对一些事情的不满,出现了松动。“也是,”他觉得张良陵的话很有道理。
接下来,张良陵往椅子上一坐,“扑通”一声中,继续冷嘲热讽的说下去:“梁山老王要回京,事先在军中放出话,指名要和老牛过不去。老牛没有想到梁山王二十来岁就能当王爷,就能掌兵权。他以为老王回京还早,他还能安心当几年尚书。他在军中也有人,听到这话,老牛慌了手脚。”
陆中修长叹一声,当官的都有几个政见不同的人,所谓的政敌。老牛尚书跟梁山老王的仇,结在老王掌兵权的几十年里。
老王要粮草要军需,老牛尚书先卡他一道。逼的梁山老王没有办法,就地问国公们逼迫粮草,甚至自己参与边城粮草的价格波动,当然他从中也饱了私囊,也上交了朝廷,对前兵部尚书的恨也一天天加深。
以强横出名的梁山王府,老王爷解甲归田,一心一意的寻别人事情,怕的人还是不少。
“老牛老实的弃了官,还怕梁山老王不肯放过他。如今的兵部侍郎荀川,梁山王府的家将出身,就是老牛举荐。”张良陵的话结束的袅袅如烟,在每个人的心头都有驱之不散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