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妹妹撇嘴呢,要哭了吧?”
红花一开始觉得好玩,后来就总用玩味的眼光寻思禇大路。
出月子那天,方姨妈把万大同叫出去,方明珠请邵氏张氏帮着来见红花:“咱们两个定亲事吧。”
红花大惊失色:“我们两个?表姑奶奶您是主人,我是丫头,不行不行不行。”
好说歹说的,红花不肯答应。方明珠不放弃,撺掇着:“说好的,母亲和我年底进京,侍候老太太两年,回来换二太太和三太太。你去不去?宝珠难道不想看你的孩子?”
红花眯起眼睛笑,小红花还没有落地的时候,宝珠就有信,让生下来满一年送往京里。
宝珠是心疼小孩子,但红花和万大同商议过,打算孩子过完百天当年进京。
就红花来看一个小小奴才没那么娇贵,要等到明年进京。在她也知道加寿也好,小小爷们也好,进京不是大船,就是车里包得铁紧,没有受冻这一说。
抱在怀里,或铺得厚暖,也没有路上颠簸这一说。
最后一个原因红花不愿意说,但万大同明白。那就是往山西路不好走,诸多人烟不通的地方,又是冬天,红花的娘不敢前来,问红花冬天进京的话,她能找到便船搭着进京,不要万大同派人来接,说花费银子。
红花很不喜欢她的娘,但骨子里那是她的娘,要看外孙是正当要求。万大同让人回话说冬天京里相见。
红花答应和方明珠一起进京,约好请宝珠拿主意。宝珠要是说这亲事可以定,红花就答应。
这还没有进京,红花心里先愿意五分。这大路小爷和小红花像是有缘份,从早到晚对着小红花美滋滋地不说,有一天他提出晚上睡在这里,他要守着小妹妹。
这要求当然不许,但把红花和万大同都打动不少。
玉珠还记得方姨妈的旧事,是近几年勤劳肯干的方姨妈不在她面前。而张氏看在眼里,和方姨妈早就有说有笑,对禇大路也视若几出,肯带着上京。
红花也看在眼里,万大同又劝她不念旧恶。糊涂人悔改总比继续糊涂让人不痛快的好,这样的人理当嘉奖。
原谅了方姨妈,对亲事唯一的芥蒂就是一个是奴才,一个是表姑奶奶。
但这表姑奶奶在家境和在家里的地位上面,远远不如红花大管事,说不上谁高攀了谁。
红花就在每一回褚大路又守着女儿,要嫣然一回。她要是知道这里面有小王爷萧战的身影,不知做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