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有些悻悻,胡嫔的死她是事后才知道。但张贤嫔,她是想去收拾一下,但好几回都让太后挡住。
张贤嫔的女儿是太后现在的孙女儿,又是她以后的侄孙媳,太后又偏心过去。
眸光黯然一下,皇后在这里又有一段不喜悦的故事。
她在对加寿不满的那几年,又撼不动亲事,对陈留姓王妃暗示亲事可以更换,她更愿意要陈留郡王的女儿,陈留郡王妃但笑不接话,皇后以为她不买帐,深恨在心里,当时柳廉柳仁还活着,为皇后寻出来一个泄愤的主意。
.......
亲事都定下来有日子,当时的太子妃去见当时的中宫。
“母后听到外面的谣言没有?”
中宫就问她是什么谣言。太子妃伤心地道:“外面在说同姓成亲,是天不容。”中宫就问她怎么样的天不容法?
太子妃轻泣:“定亲的时候有这样的话出来,太子做主,儿臣没有去听。现在谣言重新起来,难道不是百姓们的人心不平?外面的布衣们,是同姓不婚的。”
中宫没有动怒,笑上一笑:“这话有没有问过老丞相,”让太子妃去问丞相。太子妃那几年对丞相不满,有太后的话才请来父亲。
柳老丞相嗤之以鼻:“这是你身边有小人挑唆!”
太子妃惊问:“父亲这话是什么意思?”
柳老丞相反问:“殿下既然不肯答应,为什么定亲的当时不说这话?”
太子妃也反问父亲:“父亲当时不是也有几句话在里面。”
“那是我见有人提这话,我就唆使御史们上谏,我也跟着说几句,但并没有真的打算这亲事会不成。这都一两年光景,你怎么又说?”
太子妃不情愿的告诉他:“本来我只相中陈留郡王的名头儿,但没有见到他家的孩子们,我没多想。郡王妃现在京中,她出身好仪态好,念姐儿是她教养长大,也好。我这不就想换上一换。”
柳丞相叹气,这是父女们的又一次生分:“从小把殿下如珠似宝的养大,请先生也有几位,殿下,论语您是念过的。”
“里面有吗?”太子妃猜疑:“里面还有同姓成亲?”
“在述而篇里,鲁昭公娶吴孟子,昭公是周公之后,吴孟子是太伯之后,都姓姬。”柳丞相淡淡:“同姓不婚是古礼,同姓成婚,也是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