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出席,余下的人全都起身离席,而屏风外面的人见到,也一起离席。
太子也取了一个小小的酒杯,最小的那个,让人倒上此许儿酒,想国舅在世时身子骨儿不好,这酒他也只能喝这一点儿,太子同着袁训一起送到袁夫人面前,他满面微笑:“我代敬这杯,这是理当要喝的。”
在袁家来做客的人,除了韩世拓是个花花公子,别的人都是人精一流。就是韩世拓,虽然有浪荡品性,也一样是精明过人。
大家都屏气听太子殿下说话,这一听就听出门道。
“代敬”,殿下代的是谁而敬?
还没有揣摩完,瑞庆小殿下见到热闹,而且不是宫中酒宴那种奏对板正的格局---新年里金殿上摆酒宴,那才不好吃呢,又要坐得端正,又要一板一眼---这里更有趣,小殿下也凑上来:“我也代敬。”
所有人都笑了。
而南安侯心头剧震!
他不敢猜,他不能猜……然后他暗骂自己笨。除了中宫,还有谁敢在宫中上演“掳人”;除了中宫,谁能让太子对袁家照顾有加,小殿下也不时地出宫看宝珠---瑞庆小殿下是蹭茶盯自己相中的首饰不会又乱飞的,不是为看而来。
除了中宫,谁还能在今天让太子殿下过来,瑞庆殿下也过来。
按着这个思路往下猜,南安侯就不难猜出这内幕。淑妃是中宫的同乡,朝中都知道。而淑妃又是袁家的同乡。南安侯暗骂自己太笨。
这么明显的事就在眼前,自己竟然从没有认真想过。
他是不敢想得清楚。
以前曾影影绰绰从心头划过的痕迹,这一回完全得到明朗。中宫,同袁家有关连。是亲戚?也有可能。同在一个城里出身,有扯得上的亲戚关系这谁又知道?
不然,就是什么以前施过恩惠之类,大约如此吧。
南安侯心中雪亮,殿试以后,袁训的官职只怕比状元还要好。
不但他这样想,来的人都这样想。
安家的女眷们是不懂官场,她们把袁训前程想得十分之美好,就在这个不懂上。中了秋闱的人,会有一堆人认可你会中春闱。中过春闱的人,大家又认为你会殿试高升。安老太太等人是笑得合不上嘴,从听说袁训高中春闱大家出门儿赶过来时,就早乐得议论过:“殿试是必高中的。”
这是不懂的人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