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广告宣传。
李国科在位的时候,一股脑的钻进了价格战之中去,完全忽视了广告宣传。
百事可乐的百城免费回馈活动实际上也是一种宣传方法。
面对百事可乐的持续猛攻,苏伟意识到现在做广告不能像之前那么简单了,需要打点情怀出来!
特别是百事可乐扬言要一个月内击败宏伟集团的言论完全可以借用起来。
首先,宣传部杨慧起草了三篇文章,第一篇是揭露外资的阴谋诡计,列举那些被外资吞噬的民族品牌,以饮料行业为重点。
第二篇文章,把百事可乐的狂言照抄上去,然后加以分析,杨慧的笔力深厚,把这场生意斗争描写成了资本侵略。
第三篇文章,打感情牌,调动中国人的爱国情怀。
三篇文章在一周之内刊发了出去。
消费者和普通居民看到百事可乐说的那一句“我们的可乐能够占领你们国家的市场,而你们的东西很难踏进我们国家的国门!”甚是愤怒。
无论是理性的爱国主义者,还是盲目的爱国主义者,纷纷响应起来抵抗百事可乐。
极端一点的消费者甚至冲进当地的商店把百事可乐的饮料全部买下,然后倒在大街上。
商店的老板受到了惊吓,心里掂量着是不是该换一种可乐卖卖了?
如果没有质量相当的产品,宏伟集团发出去的这三篇文章对百事可乐没有长久的影响力。
消费者始终是看产品的,你第一次卖情怀,人家可以响应,第二次,第三次继续这么玩,消费者反而会反感,自己不行就是不行,非要想尽办法去黑人家。
结果适得其反。
但天府可乐同样是具有历史底蕴和工匠技艺的产品,消费者在两者质量相当的情况下,加上本身的爱国情怀,肯定会更多的去选择天府可乐。
三篇文章取得的市场反应很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