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宝这些年陆陆续续买了不少通房丫头,可自打小方氏进门,这些丫头就再也没生出一儿半女来。到了年龄,丫头们官配出去,在夫家倒是有了生养,想必问题出在了春宝身上。
长根娶了山云雀,夫妻俩头几年也是欢喜亲近的,后来,山云雀只生了个病病歪歪的女儿,再加上春宝娘这个刻薄的太婆婆和春宝这个败家的公公,秋宝婆娘钱氏母女的胡搅蛮缠都使得夫妻之间的龌龊怨恨越积越多,最后两人竟形同陌路了。再后来,长根病了一场,身子骨一下子弱了下来,春宝娘整日骂骂咧咧的嫌晦气,小方氏带着孩子离得远远地,怕被过了病气,山云雀不闻不问的当没看见。最后,还是方氏请来族长见证,要来两亩地当药钱,把长根接自家去了。
方氏在家硬气的很,这些年,方氏连着给郑强生了六个儿子三个女儿,几个儿子身子骨结实的跟牛犊子似的,一个个又孝顺懂事,还有个会读书的,喜得郑强跟得了宝贝般,一家子咬紧牙根供着老三读书,老三也争气,小小年纪就中了童生,郑家算是起来了。
二根这么多年只得了个儿子,孩子身子骨弱,二根把这个儿子当眼珠子一样护着,舍不得孩子种地出力,也舍不得他读书受苦,专门请了个账房先生教儿子看账算学,只指望儿子继承家业传宗接代就好。二根和三根一直给赵二石帮工,这些年也挣了份家业,家里置办了上百亩荒田,也使唤上了帮工,不出十年,这些荒田养成良田,两家就成了不折不扣的富户人家。
三根倒是有两个儿子,孩子跟方氏生的几个孩子一起长大,摔打的结结实实的,一点都看不出小时黑瘦虚弱的模样。
赵多多嫁了,嫁给了四凤看不上的韩氏的继子,男人是个勤快能干的,婆婆韩氏性情好,公公刘长生为人公正,几个小叔子小姑子都敬重她这个长嫂,赵多多常说,自己的命好,在家时母亲和哥哥们护着,出嫁了婆家和睦,这辈子不亏。
赵夏宝在县里的日子过得不错,儿女都出息,次子在府城读书,考上了秀才,长子是家里的兄弟姐妹们主心骨,赵夏宝和周氏老了,把铺子和田地都交给长子打理,两人住在三进的宅子里,只管含饴弄孙,乐享晚年。
“勤勤呢,你姐那死丫头咋还不来?”赵秋宝半躺在炕上,拍着炕沿大骂。
院子里砍柴的赵草根大声的讥笑道:“老爹,我劝你还是省点心吧,我大姐那是谁,那是吴里正家的少奶奶,能来你这破屋子伺候你?”
赵勤勤终于生出个正常的儿子,吴里正做主,让她搬回了吴家。
“呸,我是他老子,任谁也不能不让闺女伺候老子的,惹急了老子,老子到县太爷告他吴家,看他还敢不敢看不起我这个亲家!”
赵草根急了,忙进屋捂着赵秋宝的大嘴,低声求到:“我的亲爹呀,你不想活了也不能乱说啊,你还想不想让我大姐在吴家过日子了,你还想不想让我活了?”
“呸,怂货!跟你那...”
草根一把把秋宝退倒在炕上,粗鲁的打断道:“跟我亲娘一样是吧!亲爹莫非忘了,我亲娘早就被私窑子扔出来了,现在骨头都成渣子了,你还提她做什么,怕村里人忘了我是个私娼生的?”
赵秋宝被噎的说不出话来。
“你二姐呢,纤丫头也回不来?你到底找没找人给她带信儿?她亲爹要死了,她也不回来见她亲爹最后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