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着看了陛下四天的黑脸,这会儿百官都十分得通达情理。有几位老臣还忧心忡忡地说:“烦请公公捎句话,气怒伤身,陛下万万静心才是。”
道己笑眯眯应下了。
*
憋了几天的火总算能消解,那叫一个通体舒泰。晏回还叫红素去太后那儿传个话,就说和好了,让她老人家别牵挂着了。
“太后知道我与陛下闹别扭了?”唐宛宛大吃一惊。
晏回挑挑眉,“何止是太后,整个皇宫都知道了。”
宫里就这么大块地方,长乐宫每天的动向就是皇宫的风向标,多少双眼睛看着。陛下连着四天宿在养心殿,宫里人都能从中窥得几分内情。
任桌上的早膳再精致,唐宛宛也吃不下去了,一想想明天就是请安的日子,心里更怵了,放下汤匙惴惴不安地问:“太后会不会生我气啊?她看到陛下脑袋上被砸一个包出来,肯定对我有意见啊。要是谁往咱儿子脑袋上砸个包,我非得砸回去才行……”
太后会不会训宛宛晏回不知道,可看到她脑袋上这么大个包,会训自己是一定的。晏回只好说:“明儿别去慈宁宫请安了,等过两天消了肿再去。”
唐宛宛连连点头。待用过早膳,带着晏回去听花卷喊爹去了。
五日不见,俩孩子好像又胖了一圈,白白嫩嫩的越来越像两只包子,晏回坐到床边挺高兴地说:“喊一声听听。”
花卷连一个眼神都不分给他的,只顾着往娘那边爬,抱着唐宛宛一喊一连串“带带爹帝带”。她还不懂事,也不知道“爹”是什么意思,宛宛教了千百遍,她跟着学个舌而已。
晏回来之前还以为闺女能字正腔圆地喊“爹”了,这会儿没听到也不失望,虽然说得不怎么利索,好歹是有那个音了。
“带带爹帝带”喊个不停,晏回听得美滋滋,生平头回有人喊他爹,这感觉实在奇妙,仿佛比初为人父时还要开怀。
“让爹抱抱。”他从宛宛怀里接过自家闺女,刚拿下巴上新冒出的胡茬在她脸上蹭了一下,就被花卷肉嘟嘟的小巴掌呼到脸上了。
小孩手掌软乎乎的,呼脸上也不疼,但这明显是个抗拒的姿势。以前晏回一抱着她,花卷就凑上来咯咯笑,这会儿却盯着他皱了皱小眉头,好像忽然不认识亲爹了似的,整个上半身都往唐宛宛的方向探,伸开胳膊要娘抱。
奶嬷嬷怕陛下生气,忙打着笑脸解释说:“小孩就是这样的,不记人,爹娘离开几日就忘了。民妇的儿子一岁多的时候才能记人记半个月。陛下不必忧虑,您多跟小殿下玩一会儿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