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天,整个伦敦和伦敦周边地区都传遍了,那个在东方发了财的尼德普居然要组建另一个东印度公司,而且还要和荷兰人一较高下。
这个消息实在是太震撼了,至少克伦威尔和整个英国议会乐见其成。英国人弄航海条例本身就是对荷兰人在宣战。现在有一个人冒出来充当斗士,那是英雄啊!英国需要这样的英雄。
无数的英国人跑过来打听入伙的资格,或者说尼德普要不要也发行股票。
尼德普自己本身就是一个造富传说,而资产阶级最追逐的就是造富梦,人们趋之若鹜。
可是尼德普已经把风声放了出去,只接受造船厂参股,不接受普通贸易公司和个人参股。这一下,让许多野心商人非常失落。但是却给许多中小造船厂开了一道曙光。
这一时期的欧洲,最具有发财传说的就是那些冒险家,而最循规蹈矩的就是这些苦哈哈的工人。像英国这样的国家,四面临海,造船根本就不是一个发财的行当,因为干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到了第十天,尼德普已经收到了三十多个大大小小的造船厂的意向参股了。应该说,这个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了。
“不对。”方怡看着这些船厂的列表说。
“什么不对”黄宗羲还沉浸在兴奋之中。
“事情太顺了,这上面居然还有两家给英国造军舰的大型船厂。难道他们的官员是瞎子吗?”
方怡一提醒,黄宗羲立刻惊出一身冷汗。他可是朱由检身边的秘书,站在国家层面思考,谁会把自家的好东西这么容易就送人了?而且一送就送得是最高品质的?
除非是刘禅那种傻子。克伦威尔是傻子吗?黄宗羲回忆起克伦威尔的笑脸,不,对方是个比猴儿还精的老狐狸。
“相公,你赶紧去求见他们的护国公,就说我们只会带走五家小型造船厂,绝不会多要。否则我们一个人也带不走。”方怡在这种事情是比黄宗羲更懂行,她的话黄宗羲也愿意听。
“那我们想要的大匠怎么办?”黄宗羲问。
跑这么远又折腾这么久,总不能就这样带回去一些普通货色吧?唐僧取经也要取的是真经才是。
“只能从这些中小造船厂里面挑人了。我去过伊普斯维奇,很多中小船厂的掌柜的本身就是经验丰富的大工匠,否则他们也没本事单干。”
方怡的话一下子说到点子上了。就像后世中国,许多小公司的老板本身就是技术骨干,没有过硬的技术傍身,谁敢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