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如何姑娘?”香菱见宝钗看完急忙问道。
宝钗先是点了点头,接着又摇了摇头。
香菱也不知宝钗是何意思,到底是好还是差,又急忙问了一句。
宝钗笑道:“意思有了,只是措辞不雅,因为你将看的诗词全都生搬了上去,反而倒是被试所缚,你且放开了写,再作上一首。”
香菱听了顿时略感失望,昨天晚上写了一夜,本以为有些意思,谁知差的这么远,因此默默的出屋,索『性』连饭也没吃,只呆呆的坐着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冥想。
来来往往的行人甚多,但是却丝毫不能引起她的注意。
贾宝玉,李纨,迎春,探春,黛玉等得到消息,都远远的站在山坡上看着香菱,只见她一会儿皱着眉头,一会儿满脸笑意,一会儿痴痴呆呆。
贾宝玉道:“看她这如同得了魔怔一般,我倒觉得昨日不该拉着她过来,如今越发的疯癫了,若真有个事,那我一辈子也不会安稳的。”
“可不是,自从我早上点评过她写的诗之后便一直是这般,昨夜还忙活到深夜,早上起来见她趴在桌子上就睡着了,现在我还真是有些担心她。”宝钗略微皱着眉头说道。
黛玉道:“看你们说的吧,如此才是『性』情中人,宝哥哥有时候发起呆来不比香菱吓人?不照样每次都没事情吗?我看你们是多虑了,如此用心才能真正的学会,等她作出一首好的来,这样就无事了。”
忽的见香菱跳将起来,满脸的喜『色』,急匆匆的便朝着蘅芜苑奔去。
探春笑道:“如此想必是有了,咱们且跟上去看看。”
说着,众人一起下了山坡,直奔蘅芜苑去了。
到了蘅芜苑,只见香菱正巧拿着纸蹦蹦跳跳的出屋,见众人都来了,喜道:“我又作了首正要去寻你们呢,正好你们来了,进屋看一下。”
说着一同走进屋中,将写好的诗递给众人,众人看去:
非银非水映窗寒,拭看晴空护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