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率领魏武卒连续攻克临晋、元里两城邑,还攻下了函谷关,并在临晋筑城,最终夺取了秦国黄河西岸五百多里的土地,将秦国压缩到了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
由此,第一次河西之战结束,魏国彻底占领秦国的河西之地,并由吴起担任第一任西河郡郡守。
失去了河西之地,秦国便要面临魏国更为直接的威胁,并且也可以说是被堵在了家门口,想要东进中原也不可能。
对此,秦国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于是在公元前389年,秦国和魏国展开了第二次河西之战。
这一次,秦国拼凑出50万大军,只不过其中不少士兵都是仓促调集,并没有经过长期的军事训练。
面对数十万秦国大军,魏国吴起调集五万精锐的魏武卒进行反击,以少胜多,破秦国五十万众,一时天下为之震惊!
再之后,魏秦两国围绕河西之地依旧多有战端。
可总体而言,还是魏国占据着优势,直到姬正出现在这个时代,河西之地还掌控在魏国手中。
只不过,前有吴起认为自己遭到了魏武侯的猜想,最终选择了离开魏国投奔楚国,此后有龙贾出任西河郡守,魏武侯之子即位,也就是原来的魏惠候。
纵观历史纷争,魏秦两国围绕河西之地发生的连番大战,不知流了多少血,不管对于哪国来说,河西之地都是必争之地,两国的积怨纷争不可能轻易化解。
对于这一点,西河郡的众将认识最为清晰,当然,也不排除极个别将领对于魏秦结盟修好存在幻想。
“河西七百里!秦弱之时,还曾与魏国大战数遭,小战不计其数,如今秦变法强盛,国力不弱于魏国,本不惧一战,秦却使公孙鞅突然来魏,俯首称臣,缔结姻缘,结盟修好,此诚不合常理!为何君上还要在这种关头,将龙贾将军调离?”
错愕不解间,众将心中满满的都是类似的疑问。
别说众将,就连龙贾和公孙衍一时也是疑『惑』不解,可面对王使宣读的旨意却又不敢反驳,只能心中暗自焦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