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琳淡然一笑,摇了摇头,“我与蔡小姐之前也是素昧谋面,只是,想着石窠村中心小学教学环境过于艰难,于是,我写了一篇文章,发到新闻媒体、电台电视等等,向社会求赞助。后来,蔡小姐突然来了石窠村,说是看到了文章,决定给我们学校捐赠盖建教学楼。”
方建军以及其余几位局长瞪大了眼睛,简直不敢相信,“贤良你们几位,听听,这就是办法,遇到困难,迎难而上。而不是一味埋怨牢骚,只要肯动脑子,办法总比困难多。”
“秦校长,像你这么一位大学本科毕业,来石窠村这么偏远的地区教书,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镇教育局长郭贤良问。
秦琳心里真叫千万只草泥马在奔腾,如果不是该死的重生,我会回到这儿?你们是真不知道,别人童年是幸福的快乐时光,而我是噩梦,一个萦绕了几十年的噩梦,石窠村就是我噩梦的地方,我能有什么原因?
“郭局长,要说什么原因,一时半会也说不上来,个人觉得,作为教育工作者,得有些家国情怀,若是我们每个人都盯着城市,都盯着环境优越,那么,像石窠村这样贫困山区的教育如何提升上去?贫寒子弟如何走出大山,落后地区如何得以发展建设?”
“啪啪啪!”
一说完,镇长方建军率先鼓掌,称赞道:“秦校长这番话,醍醐灌顶,家国情怀,牺牲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志学习。”
秦琳这番话,可不是假大空,说的是实情。
在90年代,像石窠村这样的偏僻山旮旯,小学教育哪有什么大学生,一个小学毕业的,都能够站在讲台上,甚至是多认识一些字,以“扫除文盲”的标准,都能够成为石窠村中心小学的老师。
秦琳身为大学师范专业本科毕业,原本就是香饽饽,是一块放错地方的金子,如果不是重生回到了90年代,回到了自己的故乡石窠村,他怎么会选择来到这里教书。
“秦校长,镇长说在蔡小姐的信中提到,说你非常有战略眼光,有经济头脑,所以,我想向你请教一下,以我们镇目前的情况,当如何发展经济?带领我们的老百姓走向富裕小康之路?”提问的是镇经济开发局长田源。
秦琳寻思片刻,想着镇以后的经济命脉,除了基本的农作物,实际上随着后续的发展,已经衍生出了很多经济来源。
目前,尽管在发展中,但是,多是发展缓慢,或者说在摸索中,还没有明确的目标。
“田局长,经济发展,您是专家,不过,既然您问了,我就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仅供参考!”
对未来信息的准确把握,那可是秦琳制胜法宝,所以,他可以按照未来发展的局势,预先向镇上各位领导提出意见。
和政府官员打交道,秦琳自然有一定的艺术性,别人征求意见,只能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设性意见。
田源坐直了身子,认真聆听的模样,倒是让秦琳大吃一惊。
若是所有官员,都能够像这几位一副虚心求教,对于中国的发展,那可是大好局面。
“田局,您不妨想一想,我们县镇,坐落于喀斯特地貌,多为山脉。不过,在以镇为中心,向周围辐射的乡村寨,有很多丘陵山脉,这些山脉可开发出来,种植茶叶,用不了多久,茶叶将成为镇经济一大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