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国公等几位国公也表示10天内,银子一定也会送来。
其余的侯爷伯爵等这才一个个大致定下来,一个月内,银行的第一批大存款才能全部到账。
再加上郑元勋从江南筹来的300万两银子,1000两银子的底子,银行运作有了真正的底气。
大资金才能有大魄力,李亭心中踌躇满志,不光借款给朝廷有了基本的保证,南洋商社下一步的行动,开发朝廷担保的几个港口也有了更大的助力。
招商移民,对外贸易,发展工业已经在李亭的心里打下腹稿。
跟李亭踌躇满志不同,史可法自从上车,一直没怎么说话。茫然的看着窗外,长满厚茧的粗手抱头,正做冥思苦想状。
“李亭,定是来了紧急军情,依你看,会是在那里?”史可法转过头,眯着眼问李亭道。
李亭不用想,应该是关宁锦防线之事,上次在宫中谈借钱之事,陈新甲就反复提到建虏正图谋锦州城。
崇祯十三年,宁锦之战慢慢拉开序幕,不出意外,应该是那一带的事情。
李亭淡然的挥挥手道:“应该是锦州一带的战事。不过大人不必担心,现在有了银行,朝廷从我的银行借钱,有了钱,就不必担心守不住锦州城。”
“你这银行……真的能够维持下去吗?”史可法又紧张的问道。
李亭心道:我是拿几个大港口的商税与关税做的担保,虽说一下子绝对不够,可是两三年时间,商税关税一定能够超过千万两银子。
南宋之际,国家偏安一隅之地,一年财政收入高的时候达到一亿贯以上,比现在明朝的收入还高很多,靠的什么,海外贸易占了大头。
当年的贸易远比不上当下李亭在南洋的布局,南洋人口也是极多,再加上还能通过荷兰人英国人葡萄牙人,将货物售卖到欧洲美洲之地,这样一年的贸易量将是以前的不知多少倍。
一旦这样的大贸易起来,这几个港口一年的商税关税也将是天文数字。
清朝末年,每年的海关也有三四千万两银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