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亭和陈新甲争吵之际,倪元璐发现一个天大的秘密,偷偷拉着崇祯进了里面的御书房。
倪元璐轻声说道:“陛下,李亭给我们要的担保,我们可是要赚大了。”
“什么?赚大了?”本还有些犹豫的崇祯,立马来了精神。
“正是,李亭所要这五地之商税一年不足十万两,他以此担保一年一千万两银子的贷款。也就是我们还不上这一1000万两银子,那些商税他就不给朝廷了。”
崇祯差点笑出来:“是真的吗?”
“千真万确!锦州之地本是战场,他哪里有什么商税好收?纯粹是胡闹。天津最大的乃是盐税,他并没有要。上海繁盛一些,这些年棉布生意做的很大,有小苏杭之称,不过一年商税也就几万两银子。周家口是李亭的老窝,也没什么商税可收。最可笑是新安县香港岛,简直是海盗水贼聚集之地,更是不会有什么商税可收。”
倪元璐接着说道:“以后就是有清流言官等攻讦,李亭还准备了一手。”
“哦?”崇祯有些惊疑,李亭哪里为这事做准备?他却没有看出来。
“陛下,他借款还有一个条件,要官员俸禄翻倍。一旦此事已成,我看应该不有什么言官攻讦。”
倪元璐刚才就发现了,李亭这一招,就是用来收买那些底层的官员,尤其那些穷言官穷御史们,只要他们俸禄翻倍,至少攻讦此事的能少一半以上。大明朝官员不多,俸禄更少,就是加倍,也还是花的起的。尤其李亭肯借款的情况。
到时候,就是有些言官就是非要上来将此事取消,也必然面临同僚的攻击。
“陛下,此事关系着战局,关系着今年大灾之年各处灾民生死存亡,必须要定下来。臣愿一体承担所有之后果。”
崇祯点点头,终于同意了倪元璐与李亭定下此事,当然,对外都是要倪元璐一人去承担的。
崇祯很满意,倪元璐果然是忠臣,当然,他坑的最多的就是这样的忠臣。
……
倪元璐再次进到西暖阁,见到李亭道:“陛下身体欠安,先行歇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