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人在路上走走停停,欣赏长岛的风景,一群骑行者骑着山地车经过,朝两个美丽的华夏女子不停的吹口哨,赵随云红了脸,转头假装欣赏这满山翠色。
不知不觉就走到了目的地。冷泉港实验室占地100英亩,有100多年的历史,它远离闹市,环境优美宁静,每一栋试验楼外表看起来都像别墅般漂亮优雅,它们依山傍海,点缀在起伏的绿野中。
冷泉港实验室被誉为世界生命科学圣地、“分子生物学摇篮”,名列世界影响最大的十大研究学院榜首,是一个非盈利的私人科学研究与教育中心,研究对象包括癌症、神经生物学、植物遗传学、基因组学以及生物信息学,其主要成就为分子生物学领域,一共诞生了8位诺贝尔奖得主。
赵随云一生中从未到过如此美丽、宁静的地方,她局促不安的摸着身上廉价的上衣,有种茫然的无助感。朱果琼则好奇的东张西望,被米国的奢华深深触动。
陪同的吴干事和宋干事也是头一回到如此有名气的研究所来,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都不敢上前。
赵长天笑道:“都站在这里干嘛?进去啊。”
走进去,才发现冷泉港的设计处处体现了分子生物学的主题,科学小雕塑随处可见,比如主厅里的dna双螺旋雕塑、草坪上的核糖体、海景下的噬菌体小亭,处处都是美学与科学的和谐。
在一栋紫红色的小楼前,赵长天停下脚步,这里便是开会的地点-冷泉港会议中心。小楼外摆着一张长桌子,四个脖子上挂着蓝色牌子的老外,一个黑人,三个白人,正热情的跟参会者介绍会议详情。
“吴干事,宋干事,让我来注册登记吧。”眼看两个干事面露踌躇之色,赵长天主动承担登记任务。
“好,多谢了。”两个人松了一口气,虽然不是第一次出国,但参加国际科学会议还是头一回,不太清楚流程。
“长天?”
“董主任?”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人,董兴书兴奋的冲过来,他因为重组干扰素的研究而受到大会邀请,没想到居然遇到了赵长天。
丁静姝和李正则也笑着跟赵长天打了声招呼,丁静姝穿了件月牙白的旗袍,外面罩了件浅紫色开衫毛衣,越发显得亭亭玉立、婉约多姿。
“你怎么来了?”董兴书一边登记,一边问道。
赵长天指指墙壁上贴出的海报-专场报告之pcr技术,下面一行小字,报告人:ctzhao。
“是你?天啊!”丁静姝不敢置信的惊呼,她长长的睫毛抖动几下,意味难明的看着赵长天。
pcr技术是啥?董兴书没听过,虽然文章已经发表了几个月,然而因为国内缺乏快速直接获取国际文献的途径,他并没有读过赵长天发表的两篇英文论文。
“怎么可能,那家伙怎么会被邀请做专场报告?连老师都没有这个资格啊!”李正则被连环暴击。
如果说在国内发表论文是一座能够征服的高山,那发表英文论文对他而言就是攀登珠穆朗玛峰,做专场报告嘛,大概是外星人干的事情,属于基本没戏,想都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