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进了一家叫做德长米粉的小店,赵长天喜欢吃米粉,每天早上卖米粉的人骑着小三轮在小巷子里挨家挨户的叫唤:“卖米粉啦!卖米粉啦!三毛钱一斤!”孙秀竹便会让赵中哲拿着钱去买个四两,专门下给兄弟俩个吃。
后来离开汉江,米粉就吃得少了,即使偶尔吃上一碗,却永远不是妈妈的味道。
“两碗牛肉米粉。”朱果琼知道他的爱好,直接点了。女老板哎了一声,起身下粉。
坐下来,朱果琼忽然说道:“其实做运输生意也挺好,钱来的快,不用想东想西。”
她话中有话,赵长天笑道:“朱姐,有话直说,你我之间不用藏着掖着。”
朱果琼用小碗装了几碗配米粉吃的小菜,放在桌子上,沉默了一会。
女人的行为多半是直觉而非思考的结果,直觉让她相信赵长天,一直跟着赵长天走到现在,可现在的赵长天让她琢磨不透。
好好的菌种和工艺为什么要卖出去呢?虽然能够赚几十万元,但为了这点钱,繁昌制药厂赖以存身的根本没有了啊,那些大厂子拿了他们的东西,生产出来的青霉素性价比肯定高,到时候繁昌制药厂只能关门大吉。
这样浅显的道理她不相信赵长天想不明白。
“朱姐考虑深远,很好。”问题提出来,赵长天笑道。
“少给我戴高帽,才不吃你这套。”朱果琼瞪了他一眼。
“你知道青霉素生产需要主要原料是什么吗?”
“葡萄糖和玉米浆呀,怎么,想考我?”
“那绝大多数青霉素的生产厂家在哪里?”
朱果琼想了想:“主要在北方,史家庄、哈耳滨、东山省宁济,不过南方也有几家,比如松海市制药三厂。”
“在将来,南方的这些青霉素厂家会纷纷北移,最后几乎全部集中在北方,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原因在于,第一,原料成本。北方是玉米的生产基地,而南方多以种植稻谷为主,比如我们的药厂,如果扩大青霉素生产能力,需要大批量从北方购进玉米,长途运输费用是一笔不菲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