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经过了两条的磨合、协调以及相应的配合,船队从最开始的有些不协调、指挥不灵当,到现在逐渐有条不紊,能统一按照旗语一艘接着一艘紧紧跟随,形成一个完整的船队阵型,还真让赵悦对郑家派来的海船船长有些刮目相看。
如何指挥船队行船,赵悦不插手,都交给了郑家派出来的有经验的船长来指挥。除了市舶司战舰外,所有海船的指挥权,赵悦都交给了郑家派来的一个船长来统一指挥。
这个人,叫做郑九明,大概四十来岁,看起来瘦瘦弱弱的,却是郑家最有航海经验的人。此人从十岁就跟着海船跑海,在海上漂泊了三十来年了。近年来,郑家下南洋的海船船队,都是他负责指挥,他指挥过最大的船队规模,有三十来只海船。
现在一下子指挥数十艘海船,连上市舶司的战舰,整支船队七十艘海船,确实非常庞大。本来赵悦对他还是有些抱着怀疑态度的,不过这两日接触下来,他确实让赵悦刮目相看。
除了一开始对方因为第一次指挥这样大规模船队,有些生疏和不够经验,显得有些手忙脚乱。但经过两日的磨合,整支船队就在他的指挥下,就能统一行动,而且越来越有章法。
要知道,整支船队散落在海面上,都是数平方公里宽。有时候站在指挥船上,有些海船都可能看不到了,却依然能准确把整支船队整合在一起行动,确实非常有能力了。
在赵悦看来,郑九明这样的人,简直就是为航海而生的,赵悦都动了挖郑家墙角的心思了。
要不是郑九明并不是乘坐战舰,而是乘坐船队最中间的海船,居中指挥船队,赵悦都恨不得让对方来战舰上,和他好好聊聊人生,谈谈理想了。
在甲板上站了不知道多少时间,赵悦才轻轻叹了一口气,随后问道身边的阮小二。
“阮小二,你有本事让这些海船都这样有序的按照队形行船吗?”
阮小二有些羞愧,他现在尽管能指挥十来艘市舶司的战舰,但真要让他来指挥此次这庞大的船队,还真没有这个能力。所以,他不得不低头实诚道:“大人,你笑话我了,阮小二可知道自己的斤两,这船队,指挥不来。”
这两日,阮小二也是看到了这支庞大的船队,如何从一开始的散乱和无序,如何从没有章法的行船到慢慢的变得工整、有节奏和有序排列行船的。说起来,就算是阮小二有些心高气傲,也得敬佩指挥船队的那位郑家的大船长来。
赵悦回过头,看向阮小二,笑了笑。实际上,如果不是跟着自己,可能阮小二现在都可能在做水贼了。让他指挥这样庞大的船队,倒是有些为难他了。
航海的经验,可真不是一夕一朝能得来的。阮小二能在这样短的时间,能指挥起市舶司的战舰舰队来,都已经算得上是非常有天赋的人才了。
任何时代,人才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啊。就算赵悦有心去培养人才,那也需要时间和耐心。
“以后有时间,多和郑家的这些船长亲热亲热,多学人家是如何行船的。不能与人相比,这是自知之明,但要是不懂学习,那就不可以了。告诉下面的兄弟,特别是各战舰的舰长和大副们,多学学!”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