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帝国金主> 第一百八十一章 有意思的考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八十一章 有意思的考题(2 / 3)

巡视一圈后,司马光开口勉励了几句考生,就宣布考试开始。很快,就有负责具体考试的官员,开始唱名,让考生来认领考卷。

显然,考题之前已经做了功夫的。等到赵悦领到卷子的时候,已经发现考卷上有了自己座号和他的名字。这一次制科考试,因为都是各地官员举荐士子来考试,事先工作自然做好了准备。

当然,大周朝的科举考试,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运营制度。每一个环节都会环环相扣,最大程度的避免了作弊的可能。

就如这考卷,也是前日在皇帝确定了考试题目后,连夜加工印刷出来的。那些负责印刷的官员和工人,都还被关在一个地方,要等到考试结束才会放出来。显然,避免了有人提前泄题。

拿到试卷,回到座位,赵悦倒是没有着急答题,因为还没有敲钟,还不允许答题。他拿起试卷,倒是好好研读了上面的题目。

制科考试,和贡举考试有所不同的是,因为是皇帝出题和主考,有时候出的题目很随意,并不拘于形式和内容,有时候考的范围还广阔。

因为出题的内容随机性比较大,这就导致了参加制科考试的人必须是真正有材料和博学的人。否则皇帝出的题,根本无从答起。

经文要义,在制科考试也是会有的,不过和贡举考试相比,显然少了很多。制科考试,皇帝出题,更多在考考生对治国、经世方面的认识和见解,以及对具体政务的处理能力和国家一些大事儿的见解。

总而言之,皇帝出题,相比贡举考试选拔,更多是要考士子们是否现在具备成为一个治国安邦的人才。

当然,也不是每一位皇帝出题都有水平的。毕竟出题,出题也是要考验学识和出题能力的,皇帝如果出的题目太简单,也不行。这怎么办呢?那就是皇帝会征询重臣意见,或者由重臣出了许多考试题目,由皇帝自己临时选择考题。

看到考试的第一题,赵悦都有些凌乱,考题题目为“舜无为,禹勤事,功业孰优?”

这题目,意思是舜帝推行无为而治,大禹精勤于国事,两种治国方式,谁更好?这里,一上来就征询考生治国理念问题,这可是大大的考验考生对整个国家治理概念的能力。

好吧,够狠!赵悦心中嘀咕,翻下下一题。

第二题题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