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汉朝皇帝果然不是吃素的。”呼韩邪单于感慨道。
“大单于。你也不想想。国内的淮阳王,楚王,定陶王,东平王等诸侯都被他管的服服帖帖。你觉得汉朝皇帝没有手腕吗?”乌禅幕反问单于。
傅昭仪那边,她听元帝不同意平都公主和亲匈奴,义愤填膺道:“陛下一定是听了王政君的话。为了一个宫女,一个老姑娘,可以给匈奴一倍的陪嫁。这在大汉朝也是闻所未闻啊?这要是传到西域。三十六国的君主还以为陛下怕了呼韩邪单于呢?”
“姐姐,陛下有他的考虑。毕竟是亲生女儿啊。陛下也是顾及骨肉亲情啊。”傅晏。
“顾及个屁啊。陛下不过是对咱们傅家外戚有所抵挡。当官都是王凤他们家优先。”傅昭仪骂道。
“陛下也是以大局为重。平都公主从锦衣玉食的,匈奴人所在的塞外是苦寒之地。如果平都公主适应不了,闹脾气。那么到时候汉朝和匈奴的和亲岂不是前功尽弃了?姐姐。”傅晏分析道。
“可是,这样的话,咱们就失去了联合匈奴的机会了。”傅昭仪哭道。
“机会有的是。太子表现从来就不好。在和亲大典上,咱们也可以做些手脚。上回,祭奠上官太皇太后的仪式上,我略施计,就让他揭了一层皮。这次,我再发力,让他死无葬身之地。”傅晏笑道。
傅昭仪:“你也别看陛下了。他也不是傻子。你干的事情,他也心里有数。只不过碍于面子,不好处理你罢了。”
“我就是要让陛下知道他选的太子有多么无能。这样的太子将来只会危害大汉的江山社稷。”傅晏侃侃而谈。
再现代那边。李老师:“从前汉宣帝明明知道太子能力平庸,不堪造就,还是没有改立淮阳王为帝。后来,太子成了汉元帝。他的太子也很平庸。他却想改立定陶王为帝。”
“这就是在其位,谋其政。”王明。
“是啊,元帝不再是太子时候的元帝了。他希望的是找一个可以让大汉更加繁荣的君主。不是一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李老师。
“但是周朝以来的宗法制决定了,太子没有大的过失是不能废的。否则社稷危机就会出现,甚至可能会导致国家的灭亡。”王明。
“是这样。而且汉元帝时期,王凤家族的势力已经非常强大。如果贸然废除太子,可能会导致兵变。”李老师拿着《汉书》。
“大一统王朝的外戚都是个大问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