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作为皇帝的心腹,高顺的座右铭从来就是皇帝喜欢谁,他就对谁客气一点,皇帝厌恶谁,他就远着谁。贾琰虽然还没有进宫,可看皇帝,从外面回来,没进宫就先来见贾琰,这难道还不够?至少高顺认为,这已经代表了很多东西了。
所以,即便贾赦骨头软,高顺却不会因此轻慢了贾赦,相反,他还好言好语地安慰贾赦:
“庆荣侯请放心,杂家跟着万岁这么多年,对京里的事儿,多多少少也有点儿数。别的不说,就说侯爷您家里的事儿。谁不知道贾州判是个孤拐又听不得人劝的呢?若是他是个听得进去的,那他也不会在工部坐了这么多年的冷板凳了。”
正说着,贾政带着贾宝玉进来了。
看见贾赦面对高顺的模样,贾政心里就有气。他觉得自家哥哥一副奴才样儿,白饶了一等侯爷、皇妃之父的名头!
贾政从来就不是善于掩饰的人,他的模样被高顺看了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高顺心里有气。
哪怕被人看不起,在背地里被人骂阉奴、老狗,高顺也是当今皇帝的心腹,就是内阁的诸位宰相副宰相,跟他面对面的时候不是客客气气的?这个贾政贾存周又是什么身份?说句不好听的,他没有被削职问罪还是皇帝看在淑妃娘娘和庆荣侯的面子上网开一面,结果呢?
这家伙望向贾赦跟他高顺的眼神,他可是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么一想,高顺立刻收起了对贾赦的和颜悦色,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对贾政道:“贾州判,杂家的时间不多,因此就直话直说了。您可知道,正是令公子在教坊司下有名的勾栏院,在一群娼妓优伶面前,令公子提起了淑妃娘娘想治理黄河的志愿。”
贾政一愣,连忙去看儿子。
贾宝玉那里敢承认?连忙道:“不是的,我没有说二姐姐的坏话。”
高顺道:“是啊,您的确没有说淑妃娘娘的坏话,您只是让那些娼妓优伶对淑妃娘娘评头论足而已。”
贾政大怒:“混账!说!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
贾赦见贾宝玉快吓破了胆,只得道:“老二,宝玉才十二岁呢。对了,宝玉,你老实告诉我,有没有这回事儿?”
贾宝玉立刻否认:“没有,我没有说二姐姐的坏话。”
“也没有提起你二姐姐?”
贾宝玉道:“没有,我没有说二姐姐的事儿。”
高顺似笑非笑地道:“那么,宝二爷是觉得杂家说谎了?还是大内密探行事不利?啊,对了。宝二爷腰里的这条汗巾子可着实不凡呢。杂家记得,这是茜香国的贡品,万岁特特地赏赐了忠顺王爷,而忠顺王爷前段时日刚刚给了他的爱宠琪官蒋玉菡。宝二爷能告诉杂家,您是打哪里得了这条茜香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