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很心塞。
她发现自己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本来她求见贾琰是为了私底下跟贾琰谈一谈, 结果贾琰直接邀请了包括尤氏秦可卿婆媳的东府女眷和在贾家作客的李家太太和薛姨妈等人。
拒绝了她的求见, 却见了这些人。
贾琰的行为对于贾母来说, 就好像一记狠狠的耳光甩在了贾母的脸上。
如果说今天进园子之前贾母还心存几分侥幸的话, 那么现在, 贾母的心里已经没有任何幻想了。
贾母想为贾政的未来努力一把,但是贾琰一个字都没有说, 就把妄想两个字甩给了贾母。
更让贾母憋屈的是:她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她不能指责贾琰, 因为贾琰是皇妃,是君。
而且贾母也清楚, 在场的人,只要有脑子的,差不多都看出来了。
包括贾母一直看不上的尤氏,也包括被贾母暗地里嫌弃的薛宝钗。
更让贾母心塞的是, 她还要做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这里是大观园,是皇家行宫,是贾琰这位皇妃的地盘, 贾母必须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然后私底下想办法。
贾母想来想去,也只有让探春,不, 应该说让史湘云帮忙替她传话。
探春精明细致会为自己打算,贾母是知道的, 可就是清楚探春的性格为人贾母才不愿意委托探春。因为贾母很清楚, 就跟之前探春巴着王夫人踩着赵姨娘和贾环一样, 现在探春的前程有了、嫁妆有了,已经不需要讨好贾政王夫人,自然也不会为了贾政的前途去求堂姐贾琰惹堂姐不开心。相反,探春会用尽一切手段讨好贾琰,包括避着自己的亲生父亲,哪怕她是贾政的女儿,可她善于为自己打算的本性会让她保持最低限度的对贾政的孝敬,这种孝敬是以不得罪贾琰也不降低自己的名声不损害自己的利益的最低限度为限的。
换而言之,要探春为贾政在贾琰跟前说好话,那根本就不可能。
与其求探春,还不如指望史湘云。
贾母很清楚探春史湘云薛宝钗三人的性子,她也知道,这三人中史湘云对贾宝玉的心思最为纯粹,所以,与其指望探春,还不如指望史湘云。
在园子里逛了大半天之后,贾母得出了这个答案。
不过,如果要跟史湘云开这个口,也不是非要今天,任何一个给她晨昏定省的日子都可以——贾母完全可以把史湘云专门留下来,然后跟史湘云私底下说——完全不需要今天说,那不过是让别人看了笑话。
发现自己现在跟吉祥物差不多之后,贾母更加不喜欢让李家太太和薛姨妈之流看了笑话,这是她绝对不能容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