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琰立刻抬头看了邢夫人一眼,见邢夫人没有反对,这才道:“嫂子既然都这么说了,那我就跟嫂子说实话。芸儿就是才成丁,他也是我们贾家的正经爷们。父亲最忌讳的就是把家里的爷们当管事使唤。别说是我,就是太太,若是犯了这个忌讳,老爷也不会留丝毫的情面的。因此,这事儿还得先回了父亲才好。不如,嫂子明儿个再来一趟,可好?”
卜氏刚听了一半的时候还以为完全没有机会,直到全部听完,再一琢磨,大喜。
贾政王夫人把贾家的爷们当奴才使唤,这是卜氏最不满的地方。可是为了生计,到了那个时候,就是不狠下心肠都不行。贾琰这么说,想必是贾赦早就有安排。只是贾赦是这府里的正经爵爷,若是贾赦看不中贾芸,那她也只能另外想办法,可如果贾芸进了贾赦的眼,说不得就是一飞冲天啊!
虽然不知道儿子将来会有什么样的前程,但是,绝对比他们母子能够谋求到的好。
对于他们母子来说,还有什么不满呢?
卜氏连连道谢。
因着邢夫人和贾琰还要午睡,她早早地起身告辞了。
卜氏走了,邢夫人却不平静了。她坐直了身子对贾琰道:“二丫头,你这是心里早有了成算?”
贾琰笑道:“母亲,其实女儿依旧跟两位奉仪琢磨了好几个月了,前儿个才定了章程,还没来得及禀告父亲母亲。”
“什么章程?”
“母亲,本朝跟前朝不同,前朝为防外戚宫里的后妃都是从民间拣择入宫的,因此民间很多商户人家因为女儿而获得封爵。而本朝却是学了唐宋之时的礼聘制。如果说本朝跟前朝的区别,那就是前朝是因为女儿而成就高门大户,而本朝却是因为高门大户才出高位后妃。”
听到这里,邢夫人已经在点头了。
她承认,如果是放在前朝,如果没有薛蟠的事儿,薛宝钗很有可能入宫成为后妃,反而是贾家的几个女孩子们完全没有机会。可是本朝跟前朝的规矩相反啊,本朝的皇后哪个不是出生高门大户?那些一进宫就是妃子的娘娘们,哪个不是娘家势力雄厚?
如果不是红薯这个功劳,贾琰就是礼聘进宫了也要从八十一御妻开始往上爬呢。能够在一年内成为婕妤,已经是太上皇照拂并贾家几辈子的脸面了。
想到这里,邢夫人就忍不住道:“可惜了。你父亲如今只是一等将军,你哥哥又是才入官场不,家里能帮你的,着实有限。”
“要女儿说,这才好呢。”贾琰笑盈盈地道,“母亲,即便是本朝比较宽松,可对外戚的防备依旧是有的,只是不那么明显而已。因此,高位后妃出自高门大户不假,可是这些人家掌握实权的却不多。要女儿说,跟我们家这样的刚刚好,父亲是爵爷,哥哥的官位不高,女儿将来若是进宫了也不容易成为靶子。不过,家里眼下就哥哥一个做官就显得单薄了些,偏生琮儿还小,看嫂子的作派,我也不知道有没有这个幸运在家里亲眼看到亲侄子出生呢!”
贾琰很清楚,家里的男丁们争气,才能够成就豪门,才更容易出后妃。家里的男人不争气,女人们就是蹦上了天也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