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安文说,如今皇后娘娘地位越来越稳固,就是他们这些人,也越来越体面,反而是夏太监,日薄西山。
换了别的事儿,安文也许就自己回绝了。可跟了贾琰这么多年,他也看出来了,皇后娘娘是心有成算。越是有主见的主子,越发不喜欢擅作主张的奴才,所以安文没有第一时间应下来,而是先跟夏太监打了个哈哈,然后过来征求贾琰的意见。
贾琰听到这个的时候也愣了一下:“你是说,母后娘娘身边的夏总管?”
“回娘娘的话,是的。夏氏一族中多少人,夏总管偏偏对这个族侄孙女儿青眼有加,也是缘分。”
贾琰道:“我记得,旧年拒绝了平章事的那位夏姑娘,便是她吧?她可成家了?”
“成了成了。招了个上门女婿。”
上门女婿,自然是孩子都归夏家了。
贾琰笑道:“既然她有这个心,我也没有不允的理。毕竟,这三家也是定,五家也是定。都一样。不过,记得告诉夏家,就说,要参一份子容易,但是要守的规矩却多。至于挣多挣少,那是她们的本事。我是一概不管的。”
贾琰还指望着羊毛贸易能够蓬勃发展呢。
羊毛贸易,最重要的就是羊毛的来源。因为羊喜欢连草皮草根一起吃,所以贾琰并不鼓励中原百姓养羊,她直接让下面去草原上收购羊毛。当然,也不可能一刀切。比方说,西海沿子的将士们就养了许多羊。以前这些羊差不多都是进了将士们的嘴巴,而现在,这些羊则先要撸一层羊毛,然后才会上烤架。
其实,贾琰跟薛宝钗说话的时候,还是语带保留的。她跟薛宝钗说,新式的纺纱机一次能够纺十二支纱,可实际上,第一批投入使用的纺纱机,直接就是三十个纱锭。
而梳羊毛这种工作,甚至不需要男人,只需要女人和孩子就够了。
按照不与民夺利的国策,这些羊毛织物优先供给边关的将士们,然后才是出口到草原之上,这也使得物以稀为贵,羊毛织物一下子就在市场上物以稀为贵!
也因为羊毛织物的走俏,各地都有人开始养羊。如果是养在羊圈里面的,那还好些。如果是直接放养,那乐子就大了。
这不,黄沙原上的百姓就为了养羊的事儿闹上了。
盛唐时期,这片土地绿树成荫,而现在,这里只有一片黄沙。贾琰当然不可能将这里置之不理,毕竟,这里乃是中原腹地。可是幸苦了近十年,好容易让这里见了一点绿色,就被几只羊给毁了。
当地庄园的负责人气得跳脚,警告了三次没用之后,他们就把那放养的娃娃还有那三十几只羊给抓了起来。
结果,还没等他们做什么呢,当地人就围把庄园给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