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才回家门的第一天, 竺明诚就被自己的蠢弟弟给惹得一肚子的气。他现在要担心小妹在宫里好不好, 还要担心蠢弟弟养的侄女儿会不会给小妹气受,更重要的是, 他开始担心皇帝的想法。
不是他多心, 爱胡思乱想,实在是, 实在是他女儿之前带来的消息很不好。虽然只是几句话,但是竺明诚听得出来,连他的女儿竺嫣然都在怀疑, 是不是他的小妹竺贵人忌惮新皇后因此在背后搞鬼给新皇后惹事儿。
不是竺明诚说,实在是,实在是他女儿的那几句话真的给他这种感觉。
如果是以前, 如果他们竺家还在边关, 还是边关的军户,那么, 竺明诚绝对敢说,他的小妹不是这样的人。可是现在呢?小妹跟了当今皇帝二十年,就是在贵人这个后宫里面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上也坐了十年了,小妹还是当初的小妹吗?
竺明诚不知道。
因为他知道,是人都会变,就是他的小妹, 也不可能永远都保持当年的天真烂漫、娇俏可爱。
但是, 更重要的是, 皇帝如今是如何看待他们竺家的。
作为边关大将,竺明诚是骄傲的,因为他认为自己如今的一切,都是他用战功换来的。但是,这不等于说他就不明白前朝跟后宫的关系了。最明显的,如果不是因为多年来竺贵人在后宫一枝独秀连皇后都不敢惹她,竺明诚在西北也不会如此安生。
在竺明诚看来,妹妹的得宠,就是皇帝信赖他的表现。那么,反过来说,竺贵人不那么得宠的话,那皇帝还照样信赖吗?
这才是竺明诚想知道的。
贾琰原以为她会看到通俗小说里的年羹尧的翻版,骄横、跋扈,可是在上林苑的皇家宴会上,贾琰看到这位镇海大将军的时候,才知道她错了。
竺明诚不是年羹尧。
这是她让安文给竺明诚斟酒的时候发现的。
在安文端着酒壶走向竺明诚的席位的时候,竺明诚就站了起来,连声道不敢,推辞不过,这才双手捧着酒杯,等安文斟完了酒,他先向上面的皇帝皇后道谢,然后向安文颔首致意,最后才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这样的人物,让贾琰忍不住把他跟那些历史人物相比较——这个竺明诚,如果不是郭子仪之类的人的话,那么,他就是丰臣秀吉跟前的德川家康,绝对难缠。
贾琰坐在主席上,也是所有人的焦点,她的一举一动,都被在场的所有的人都看在眼里。其中,今日特许,跟魏婕妤拼一席的竺才人就忍不住道:
“皇后娘娘为何一直盯着我伯父看,可是我伯父有什么不对吗?”
竺才人的话,立刻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眼光,大家先忍不住看了她一眼,然后就顺着她的话,把视线转向了主席上的贾琰。
贾琰微笑道:“河西走廊,乃是西域通向中原的要道,也是兵家必争之地。西海沿子更是重中之重。昔年鲜卑人就是从这里进入中原。多年来,如果不是大将军镇守河西走廊,只怕西北也不会如此安定。这一杯,当敬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