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过是想看清楚宫里的局势。”
竺贵人说完这句话就不开口了。她完全看得出来,贾家送女儿进宫是为了攀扯上裙带关系,等女儿显达了再拉拔他们家的男丁。之前送贾元春进宫便是如此,现在的贾琰也是如此。
这跟本朝后妃拣择制度的理念完全相悖。
本朝不像前朝,前朝的后妃都选自平民之家,有商户人家,有小家碧玉,也有普普通通的农家女。在前朝,谁家出了皇妃,立刻全家鸡犬升天。
可是本朝呢?却是高门出后妃。
就跟当初她刚进王府的时候,那个时候,她四哥还是因为救了当时还是皇子的当今皇帝而死的呢。可就是因为她们家品级最高的也不过是她爹,从九品的招讨使,所以哪怕是当今皇帝的救命恩人的妹妹,她刚进府的时候也不过是个不入流的姬妾。也因为她伺候了皇子,边关才没有人敢继续克扣她父兄的功劳,她娘家这才慢慢起来。
可以说,她的家世就是她的一根软肋,而她能够十几年盛宠不衰,靠的就是皇帝的长情和她对皇帝的了解。
竺贵人曾经设想过自己跟贾琰易地而处的情况,她觉得,如果她跟对方交换的话,她也会在正式进宫之前把这一池子的水搅浑——浑水才好摸鱼。
如果竺贵人只想在如今的位置上呆一辈子,那么,她肯定会想办法除掉这个气势汹汹地冲着她来的贾淑妃。可是竺贵人不甘心这样一辈子。
她是当今皇帝的宠妃,而且还是仅次于皇后的宠妃。若是让吴妃周妃这两个人中的任何一个人的儿子爬上了那把椅子,对于她和她的儿子来说,都不是好事儿。
为了她自己,也为了她的儿子,她必须争。
怎奈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这乃是本朝的规矩。她虽然是三贵之首在宫中仅次于皇后,可她终究不是皇后,她的儿子也不是皇帝的嫡子。
所以,摆在她身前的路,除了自己爬上皇后的宝座之外,就只有先除掉吴贤妃和周德妃的儿子。
竺贵人在心中对自己道:不枉我等了这几年。哪,贾淑妃,让我看看你的能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