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还能接济林家。
虽然不是家家户户都跟四爷和林雨桐似的有油水,但总体大家还是满意的。国家给你留够口粮,你还要怎样。
大部分人觉得挺好的。
但是很快的,这种拿着粮本吃粮的弊端就给显露出来了。
外面的饭馆经营不下去了。没有原材料你拿什么做饭?你说饭馆国营,难道叫大家带着粮食出门,交了粮食再在饭馆吃饭吗?这粮食又参差不齐的,交易不方便不说,这么干也不怎么现实。所以这就意味着,没法在外面吃饭了。
这可是个大问题。
别说在外面没法吃饭了,就是厂里的食堂,都无所适从了。
把各自的口粮交上来,然后谁交口粮,谁在食堂吃饭。然后定好每天的量。
结果也一样是吵声一片,这个说他交了三十斤,凭啥吃的跟我一样。那个说我交了三十六斤粮食呢,人家自己做饭的,三十六斤粮食吃一个月还有富余,结果我在食堂吃,也交了三十六斤为啥没吃饱?
意见大,怎么办?
于是,食堂开始自己发饭票。你交了三十六斤粮食,就给你三十六斤粮票。你吃多少,拿粮票过来领。
如此纷争确实是少了,可问题又来了。我拿着一一五厂的粮票,在外面也一样吃不了饭。叫我出差?不去!出去吃啥啊!
尤其像是跑长途拉料的司机,一路上带着干粮,那真是苦不堪言了。
有这个口粮的限制,别说农村人来城里受到了制约,就是城里人,想出个门,都成了梦想。别说出城了,就是从城东到城西,赶上饭点回不来,就得挨饿。
粮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
省里的粮票,市里的粮票,最受欢迎的还是全国粮票。到粮站换全国粮票,要被多扣除半斤油的。所以,全国粮票的价值就相对较高。
粮票有了,肚子里这个孩子踩着点的来了。
还是没能到医院生,羊水破了的时候已经过了十二点了,林雨桐知道自己的情况,等赶到医院,叫开医院的门,等到医生收拾好出来,孩子都生下来了。那就在家生吧。
丹阳还睡的正香呢,要是听到亲妈的叫声只怕会惊着孩子。因此,林雨桐一声都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