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到这把年纪了,自己就剩下三个儿子了。除了弘昤和弘旳,弘晌才六岁,能不能养大还两说。
如今看弘昤和弘旳,这是不管自己是什么态度,他们都想着出去扑腾一番的。可这外面看着热闹,实则处处都是风险。他们跟别人还不一样,别人家的孩子到底是接触的人多事多,可自家这俩孩子呢?别看自己说了不少给他们听,其实是一点也没真刀实枪的上过,甚至是见都没见过。
直郡王伸出骨节分明的大手,盖在路政司的章程上:老四啊老四,你这是逼着你大哥出来给你卖力呢。
“卖力就卖力吧。”郑家庄理亲王府,书房里坐着父子四人,理亲王手里摇着扇子靠在榻上闭上眼睛就说了这么一句。
弘晳和弘普都严肃这一张脸看向正手足无措的幼弟弘晏。
这孩子才十三而已,以前在宫里那也只在毓庆宫里呆着,今年也才被迁出来到这郑家庄里。一到这地方这孩子都傻了,只嚷着‘好大’!如今能可着大清国的跑了,他们首先担心的就是这孩子会不会迷路?
理亲王见两个大的盯着这个小的看个不停,就摆摆手叫弘晏:“去见你额娘去。”省的跟着担心。
弘晏几乎是跑着退出去的。
小的一走,弘晳就急了,“阿玛,皇上这是什么意思?”真给机会也该给自己这些大点的侄儿机会,怎么偏偏选了小的。
理亲王垂下眼睑,心里默默的叹了一口气,弘晳也快三十岁的人了,真说起来,这几个儿子里,就他最不能叫人放心。到现在都没放下先帝嫡长孙的身份。弘普呢,本本分分,不冒头也不退缩,如今自家这种境况,弘普这样的反而是最稳妥的。至于弘晏,原本他就没往心里去过。这孩子等自己百年以后,说不得能时来运转,有一碗太平饭吃。可现在老四这一弄,以后倒也还真说不准。
老四之前给自己送了军备司的筹备方略过来,他没应。老四昨儿又打发人送了一份,他根本就没收下,就叫人给退回去了。他这身份不一样,为了不影响子孙,还是老实的待着最好。不过老四做的大方,自己要是一味的拒绝,倒像是不肯为新君卖力一样。卖力就卖力,只这卖力的地方,不能往人多的地方凑。凡是有实权,凡是能收揽人心的地方,都不能沾边。因此,他今儿递了折子,应该比弘晏早一步进宫了。刚才折子跟弘晏一起回来了,批复的上面有这么一行字——特准筹建大清图书馆。
躺在这里想起这几个字,他有不由的想笑。也许皇阿玛这次真的选对了。如今的老四表现出来的魄力,叫他都几乎以为自己不曾认识过老四。
当然了,要是看他身上那股子缺德劲,又觉得老四应该还是老四。
“缺德?”老九拍着桌子,看着对面同样苦着一张脸的老十,“他是缺德吗?他是缺了大德了?”
十爷深以为然,但还是赶紧起身将书房的门给关了。回头又瞪了一眼站在一边一脸不赞同又不敢言语的三个孩子。他不得不提醒亲九哥,“小点声,再传出去。”
“传出去?”九爷狐疑的看向站在一边的三个儿子,“他们敢?”
弘晸嘴一瘪,“阿玛!儿子们不是傻子,也不是废物!总能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叫您以儿子们为荣。”
呵呵!
老子需要以你们这些瘪犊子为荣吗?
“你们当你们老子是谁?”这是得有多瞧不起老子,才敢说叫老子以他们为荣。“老子曾经是皇阿哥!你们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