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月(125)
八六年的春节,不知不觉中就来了。
今年,老爷子想回一趟老家。
“这些年了,也一直想回去。七事八事的,也没时间。如今,趁着我还能动弹,也该回去给你们爷爷奶奶上个坟了。”老爷子有些伤感,“你爷爷走的时候,我在战场上,没有给老爷子养老送终。都是族里人帮的忙。你奶奶走的时候,我正在劳改农场呢。是印昆送走了你奶奶。这些年,我都不敢想,想起来就难受一次。可是再不回去,这一辈子怕都只剩下遗憾了。”
老爷子坐在沙发上,一根接着一根抽烟。
“成!那就回吧。”印昆点点头,“我给老家发一封电报……”
“不用。”老爷子摇摇头,“不用发电报。谁也不提前说。省的下面的人迎来送往。咱们悄悄的去,别声张。”
以老爷子的身份,回老家光是大小的官员就应付不过来。
印昆就低声问道:“那带谁回去?”
“都回去。”老爷子一锤定音,“不回去认认家门怎么行?”
印昆心说,您可真是够可以的。一大家子都回去,这可咋整?住哪啊?
除了老大三口子没回来,剩下的,大姐家三口,老幺家五口,再加上自家两口子,还有老爷子,一共十一口。关键是还有四个孩子。哪个也不是吃过苦的。
您这可真是想起一出是一出。
他满口子答应着,转脸却给老家打了电话。没打给族里的长辈,只给一个同族的兄弟说了一声,叫他好歹把老家的屋子扫一遍,炕烧起来。孩子回去也好有个地方呆。
可这回老家,大冬天的不光是自家的行李,还有给老家准备的东西,这才是大头。
老爷子一点都不想搞特殊,可要是不搞特殊,连火车票都买不到。
印昆安排了好几天,总算在腊月二十四能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