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听她说:“回去我就上班去。”
她的工作又不愁,说上班就上班了。娘家里光是院长,就出了两位。
而且她看的很开,“当官嘛,多大算大?人就没有足兴的时候。为了这个,再闹的我们两口子异地分居?凭啥啊?到啥时候,都是家要紧。”
她觉得说这个,林雨桐能理解。没瞧见这俩口子,一个动了,那个也必然跟着动。
这也就是为啥她特别喜欢清宁的原因。家里有钱这当然更好,但这真不是最要紧的。她看中的最要紧的就两点:第一,聪明。她自己是学医的,因此对遗传对基因这一类的东西很相信。基因好不好,这直接决定了后代子孙先天的质量。她觉得这个很重要。第二,就是家庭熏陶。你看人家父母,不管是说话做事,都在这里摆着呢。更有,如果父母都是注重家庭的人,孩子不可能是个对家庭没有责任心的人。在她看来,不管是男人女人,最要紧的就是责任心。
其次,才是考虑其他的问题。但自认为,有这两点,真是足够足够了。
至于孩子奶奶说什么,小姑娘就得和顺些,不能太厉害。
她倒是觉得那都是瞎说。这跟和顺不和顺没关系。两口子过日子,谁强谁弱,外人管的着吗?自己愿意就行呗。
当然,这就有点想远了。
就是想说吧,她自己跟她婆婆,压根就是两类人。想法不在一条线上,也永远不会再一条线上。
如今听史可说这个,林雨桐就想起英子曾经嘀咕的话:“幸亏孩子她奶没活到现在……”
没说的是:真要活着,一点也不比严家的这个少折腾人。
想想下面那么些个孩子,只怕她想着,个个都给安排好工作,端上铁饭碗才放心。
说了家里的事,又说高洁家的事。
“两口子要调动工作,找到我家老太太身上去了。”史可气的,“是啥铁打的关系吗?不就是会奉承几句?不过反过来想也是,为了孩子,得给孩子换个环境。”
年轻不懂事,不能这么着把一辈子给搭进去。
本来以为高洁的事,会以她父母调动工作,她跟着转学结束。
却不想,隔了两天,在林雨桐和四爷打算带着孩子回省城的时候,刘成和忍冬来了。
为啥呢?
刘燕儿被人实名举报,说是宣扬封建迷信,诈骗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