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大半月, 眼看快要到除夕了。
陈国, 京城。
此时正逢年节,街上处处张灯结彩, 人来人往中, 一名年轻的道士左手摇灵, 右手持幡,幡上绣着太极八卦图, 另书“景半仙”三个字, 他怀中还有只蓝鸟探头探脑。
道士身旁,跟着个四五岁大的小道童, 脖子上挂了个罗盘,身背桃木剑, 一脸严肃地发出奶声奶气的声音,“故老相传神仙术,赛过星占胜紫斗……”
一大一小两个道士,正是景岳和秦燕支。
两人今天才来到京城,刚一入京城的地界, 景岳便发现天有异象, 天空中絮绕的紫气掺杂了一缕缕黑气。
景岳眯了眯眼, 紫气象征着国运,原本还能维持个一百多年, 如今黑气渐盛, 紫气正被一点点侵蚀, 兴许要不了几年, 紫气就将彻底被黑气取代。
两人随意找了家客栈,掌柜却说没有房间了,“今年乃是春闱之年,咱们这里住着许多举子,实在是对不住了,要不您上桃源巷瞧瞧?那里也有些民居改建的客栈。”
景岳打听好具体的位置,带着秦燕支绕过繁华的大街,拐入了一条僻静的小巷。
不久,他们便在桃源巷某间小客栈安顿下来。
等一切收拾妥当,景岳下来客栈一楼,此时正值晚膳时,不少清贫学子们聚在一块儿谈天说地,交流文章,针砭时事。
只听一方脸书生道:“王大人素来为官清廉,就因不与贪官同流合污,竟被他们联手陷害,若非国师大人明察秋毫,惩治了这帮贪官污吏,王大人可不就冤死了?”
另一大鼻书生立即反驳,“什么明察秋毫?那些贪官当年都是由宁王举荐,此事宁王又怎会不知情?国师若真想为民做主,抓一些小鱼小虾算什么?为何放着宁王不闻不问?”
“御史几次上告皇室中人贪墨赈灾银,甚至有人私用官刑,可国师却始终睁只眼闭只眼!”
大鼻书生的话引来一片附和声,众人均是义愤填膺。
“皇室宗亲近来连年暴毙,也是报应!”
“听说近日宁王的身子骨也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