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惯例,顾永良是状元,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是正七品编修。
顾青云算算顾永良到自己的距离,忍不住皱起眉头:怎么感觉儿子用不了多久就能追上自己?难不成为了不阻碍儿子的前程,他等不到致仕年龄就得主动病休?毕竟朝廷有个潜规则,直系子孙的品级不能比长辈高。
虽说他觉得不继续在官场待着,自己做个闲人也不错,还有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但那不意味着自己想因为升官不够儿子迅速而退下。
貌似太没面子了!仔细暗忖了会,顾青云哈哈一笑,觉得自己庸人自扰,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你打算在翰林院待几年?以后要下地方吗?”既然顾永良从今天开始就是一名夏朝官员了,顾青云就开始问起他的计划,或者说是志向。
“太外公,爹,我想先在翰林院待三年,如果三年后觉得时机好的话,我再申请到地方去。”顾永良语气自信,神情很是镇定,“爹你说过的,咱们国家如今正处于一个大变革时期,我想看看自己能不能干出一番事。”
顾青云和方仁霄对视一眼,觉得这样不错,不过计划不如变化快,他们现在计划得再好也没用,到时一不留神就会发生变动,只能是定下大的目标,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而已。
其他事也没有什么好说的,顾永良从小到大受到顾青云和方仁霄的精心教导,他人又不是那种傻白甜,还在皇家书院和国子监待过,只需稍稍给他提醒,其余的事情等他正式入仕后自然能慢慢体会。
相比之下,顾青云对殿试发生的事感兴趣。
“爹,之前殿试的题目还真被您给猜中了,是关于和西洋国家交往的尺度问题。”一说起这个顾永良颇为兴奋,“反正大家答得都不错,陛下下了早朝后就来看我们,还一直坐了差不多一个时辰,我看陛下的身体是很好的。”他的语气充满了喜悦。
如今大家统一把海那边的国家称之为西洋国家。
在世人眼中,当今陛下英明神武,是一位明君,在朝野中拥有很高的声望,顾永良等菜鸟见到他自然高兴不已。
至于试题,这几年来,一般都是考当前的热点问题,消息灵通的人多,猜中的人肯定不少。所以大家一致认为会试的含金量比殿试高,两者的排名不会相差很多。
顾青云暗暗叹了口气,没有和他议论皇帝身体的好坏,反而问道:“那你是怎么被点为状元的?”
说起这个,方仁霄也颇为好奇,他先前没想到重外孙会是状元,大家觉得有个探花或传胪就是胜利了。
“大人们在讨论时,本来我应该是传胪或探花的,只是后来陛下传咱们进殿时,一一和前十名说话,他一看到我就知道是您的儿子了。”说到这里,顾永良忍不住摸摸自己的脸庞,有张和父亲相似的脸真是省事,自从中了贡士后,大多数的人一见到他就知道他的名字,之前参加复考时,翰林院的人对他的态度还是较为亲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