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衣不好意思的笑了,“奴婢这次去住在茶馆里,那里传言最多。”
娇娘暗自发笑,索然她早在秋雁那里就知道于府是在收购粮食,还是让红衣去临安走一趟,不外乎有两个原因,一是真的要探探红衣,二就是想打听于府到底屯了多少粮食。
粮食又不是金子,放上个三五年就要变成陈粮了,到时候就卖不上价钱。
若不是提前有了消息,于府定然是不敢这样大肆收购粮食的,只是,于府是从哪得来的消息呢?
难道是母亲?母亲的确是同岚山郡主走的近,可军事布局这种事,就算是岚山郡主也不会得到消息的吧!
娇娘想着,还是要给母亲去一封信问问情况?这信的措辞,倒是要好好斟酌,怎样问才能问道点子上,又不能让母亲察觉自己在查于府。
“你说你在临安住在茶馆里?”娇娘先将写信的事放下,问起红衣其它的事。
“是,夫人。茶馆人多热闹,打探消息最好。”
“那茶馆有没有说书的?”
“有。每日上午一个时辰,下午一个时辰。”
“让我猜猜,这说书的内容一定是关于南边的战事的。”
红衣踌躇道:“夫人说的对也不对,的确是和南边的战事有关。只是...”
“只是怎样?”
“哎,夫人。那说书的就是个胡编乱造的,不过刚好名字叫平南将军。”
“啊!平南将军?张均濡?”
“是,不过除了平南将军这几个字一样,其他的都不一样,平南将军不姓张,是个贫困的小子出身,也不是本朝发生的事。”
“挂羊头卖狗肉?”娇娘好奇问。
“恩,讲了平南将军巧用金蝉脱壳之计,提前从北面跑到南边,结识了当地大粮商的千金,囤积了粮草,为朝廷打下了基础。”红衣意味深长的看着娇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