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兄弟两个正忙得不亦乐乎当儿,冰冷冷了一年多屋里一下热闹起来,挤满了人——有看热闹的,有看笑话的。
半晌时分吧,村里外号叫四把笔的中年男人,摇头摆尾,大模大样出现在郁锋涛面前。
——十多年前,四把笔是村里唯一一个上过初中二年级的人,当时全村人把他奉上天,一致认为他是村里最有出息后生,日后定是闹荒村大红大紫的贵人。不料,命运无情的捉弄了四把笔,家庭困难似一把利剑顶在他喉咙,把他逼回家。辍学后,四把笔在村里当了一名民办教师。
后来因为高森林大儿子高庆生当上校长,既犟又迂腐的四把笔得罪了高庆生,导致被开除。四把笔可不服气。高庆生算什么东西呀,连小学都没毕业,凭什么爬到他四把笔头上——当上小学校长?
四把笔苦苦挣扎着,不想失去村里第一文化人地位。当看到上头下来有文化的人或是当官的,他们都会在胸前口袋上别上钢笔,有的人甚至是两把,于是四把笔一夜间发现其中奥妙:肯定是越有文化的人,其胸前别的钢笔愈越多。
后来,四把笔不知从哪里弄到了四把破钢笔,风风光光的别在胸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不会落下。村里偶尔有人找他写写信,字据什么的,四把笔有事没事先要摆一下架子,然后迂腐不堪的装模作样把钢笔拿下来,放在嘴边连呵上几口气,擦一擦,把在场每一个人全瞟了一眼,他这才肯动手。时间一久,“四把笔”这个外号自然而然被他独占了。
——人算不如天算。
四把笔高枕无忧躺在村里第一文化人摇篮里酣睡做美梦,郁锋涛却是因为父亲病故辍学在家,四把笔贼恼火,隐隐约约感到自己第一文化人地位遭到郁锋涛严重威胁和挑战,甚至受到了动摇。四把笔急了,一天到晚惶惶不可终日,脑子里不想正事,老是挖空心思、绞尽脑汁的想如何才能把郁锋涛打压下去,稳固自己村里第一文化人地位。
对郁锋涛,四把笔那可是羡慕、嫉妒、眼红的欲要去投河,这小子一天到晚不用干农活,待到家里清闲看书,活得跟神仙似的。欲想去问问郁锋涛神仙般生活滋味,可是四把笔又放不下第一文化人架子,不得不偷鸡摸狗时常去窥视郁锋涛的一举一动,无奈,郁锋涛家大门十有八九是紧闭着。
“小子耶,汝欲养羊兮,要跟吾学兮。”这时,四把笔动作老练,三下五除二从胸前拔下一支钢笔,在手上写着什么,一边偷偷用眼睛瞟着郁锋涛,看看郁锋涛有何反应?
没啥反应,郁锋涛傲气冲天,一个劲头埋头尽干自己的活,甚至瞥不瞥一下四把笔,似乎根本没他四把笔这个人。
心头非常不痛快了,四把笔暗暗咒骂,他妈的兮,郁锋涛汝一个穷光蛋耶,敢在吾大爷面前摆卖臭架子兮。
……心头骂了一阵,在手上又写了一阵,见郁锋涛仍然对他不屑一顾,四把笔脸上搁不住了,当下挖苦、讽刺起来郁锋涛:“汝在县城读了几年书耶,是吾村的穷秀才乎,把尾巴翘到天上兮。养鸡失败兮,养鱼失败兮。这一回,汝养羊不想乌呼哉,汝可要跟吾学兮。吾几辈人全是养羊兮……”
……汝呀,吾呀,兮呀。
耳朵如同是麦芒在戳,彭海疆心头烦躁,霍地直起身,猛地往地上一撂手上柴刀,欲要把四把笔赶出去。
急忙拉住表哥,郁锋涛朝他悄悄使个眼色,那意思是说:这种人,你不要理睬他,越不去理睬他,他越没面子,自己自然而然会找台阶溜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