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情况,和合真气跟着捣什么乱?
后来一想,“太清炼气术”和《阴阳和合诀》都是道家法诀,估计修炼出来的真气性质相近。修炼“太清炼气术”时,和合真气被调动,可以理解。
这倒好,“太清炼气术”才开始修炼就有这么多真气,避免了长时间的前期积累。
朱天蓬继续修炼“太清炼气术”,将和合真气在任督二脉运转。
到了早上,老朱内视时,发现和合真气的体积变少了,但比以前浓稠了。在老朱看来,应该是将和合真气提升了质量。
接下来,老朱早晨修炼“天蛇吐息术”,晚上修炼“太清炼气术”。
朱天蓬住进道藏阁三个月了,鲍鸿道长将二楼的道书也翻了个遍,开始认真写起《丹法精要》来。
这天晚上,《丹法精要》写完。老朱正打算回去修炼,鲍鸿道长叫住了他。
鲍鸿道长说道:“贫道诸事已毕,明日便下天苍山。邓光小友,你我相处三月,实属有缘。今分别在即,可有话要说?”
“道长,你要离开?”朱天蓬很是意外。
鲍鸿道长点了点头,道:“贫道在此,长生宫上下难安。虽有三年之期,至今方过半年。然,贫道心愿已了,自当归去。”
说心里话,朱天蓬是真的舍不得与鲍鸿道长分别。
这位道长阅历丰富,见事分明,而且为人谦和,是朱天蓬遇到的最容易相处的一个人。
他不仅帮朱天蓬解开了三种功法秘籍,还在为人处世上给了朱天蓬很多启迪。虽然朱天蓬没有拜他为师,其实心中早将他当师父对待。
鲍鸿道长微笑道:“与小友相处三月,彼此相宜,离别在即,贫道也是不舍。小友方才弱冠,贫道已六十有三,估摸着还能在世二十年。若是小友日后途经岭南,可来罗浮山,贫道必扫榻相迎。”
“岭南罗浮山”,朱天蓬将这五个字牢牢记在心中。
“另有一事,贫道见小友携有经书,这经书进阁容易,若想再将之带出,只怕有些艰难,小友应早做打算。”
鲍鸿道长的提醒一下点醒了老朱,守缺子送的《符经》还真的很难带出道藏阁。不过老朱早已经将《符经》背熟,他也不想留给长生宫,决定回房后就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