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料得他会说这话,忙解释道:“他们父子二人已许久不曾与我往来,说了你也不认得。他们家在益州,常年行商,也熟悉道路,且颇重情义。将淮南之事托付他们,乃是最上之策。”
公子狐疑地看着我。
“你说这位曹叔是行商之人,还有商队。”他忽而道,“财力应当不差?”
我想了想,点头:“应当不差。”
“既如此,又待你情深义重视同己出,怎为见他来桓府为你赎身?”
我哂然。
公子这脑子,如今弯弯道道也是不少。
“他本想为我赎身。”我说,“不过他找到我的时候,大长公主已经许诺将我放奴。且那时朝中之事正紧,大长公主要我出谋划策,就算他上门去提,大长公主也不会应许。”
公子微微颔首,却看着我,意味深长:“这些事,连你这叔父都知晓,却瞒着我。”
我:“……”
“那是从前,现在不是说了……”我讨好地笑。
公子不与我计较,道:“你怎知他在雒阳?”
我说:“他大概不在雒阳,不过我可托人给他传信。”
公子道:“如此,你寻他之时,须带上我。”
我有些犹豫:“你……”
见公子又要变色,我知道这时惹他不起,忙哄道:“知道了,我带你去便是。”
公子看着我,这才缓下。
“以后你的事都要告诉我,不许再瞒。”他说。
我心想,全告诉你,三天三夜也说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