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音乐风格的问题吗?”然后,艾米点点头,自问自答道:“你是那种‘要做自己喜欢的音乐’的艺术家?”
“其实也不是……”卡莉顿了顿,“我想这个行业里没人会真的排斥‘出名’。只是……少女组合?我从来没如此定位过自己。”
“你才15岁,亲爱的,如果你不加入组合,你也会是一名少女歌手,你这个年龄,不可能去唱什么痛苦的、哀泣的人生经历,听众也不会信服,要接受自己的定位。而且,你长的这么可爱,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你上妆上镜后会更美。”
卡莉腼腆地笑笑,“谢谢。”她舔舔唇,“关于我提出的风格问题,如果是少女组合的话,音乐风格一定是‘流行’了吧?”
艾米点点头,“确切地说,是teen pop(青少年流行),布兰妮早期的那种风格。但我们也会融入其他的元素——比如加入拉丁、电子、摇滚元素,来丰富一首歌的层次。流行音乐风格并不会被限制在条条框框里。”
罗宾森女士观察着卡莉的表情,“还是说,你有别的‘音乐理想’?爵士?乡村?”
她叹了一口气,“这就是有才华的年轻艺人的问题——除了心高气傲这些无伤大雅的小怪癖外——年轻、未入行的艺人在对待音乐的态度上总是非黑即白。”
“艺术性和商业,并不是对立和矛盾的,卡莉。”
卡莉不知道艾米·罗宾森是否对其他艺人也这么耐心,还是说,公司真的非常看重这个未命名的女子组合?
“在你眼里,格莱美是一个什么样的奖?”艾米向后,靠在椅背上,好整以暇地问:“我假设你的目标是格莱美,没有音乐人不想要格莱美。”
“美国音乐行业的最高奖?”卡莉模糊地简单回答到。
“对,”艾米点点头,“却太笼统,你认为这个‘最高’指的是什么‘最高’?艺术性吗?”
艾米摇摇头,“和这些把格莱美理想化、高尚化的评论不同——实际上,格莱美从来不排斥市场,它拥抱市场。”
“除了行业表彰的功能,它本质上是一个节目(show),一个在电视台播放的、有收视率压力和广告报价指标的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