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记错的话,原汁不加浆者叫做撇醅。此酒始于商周,兴于秦汉,因为制作时有个蒸煮为糕的过程,也叫做‘糕酒’。这和时下江南一带兴盛的酒酿汁相似,可味之醇厚以及浆色,非酒酿汁可比。我曾见过江南有不少人慕名而来,兴致冲冲提了几坛回乡同亲朋共饮,未开封前,言尽此酒的妙处,开封后却言及难喝,说同长安时饮用的滋味天差地别,还说长安本土人士欺负外乡客,在酒肆喝的和带回去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东西。”
小二哈哈大笑,寒少宇扫他一眼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端起酒碗喝了一口,此酒甚好,齿颊留香。
“先生真是懂酒的贵客!”小二压低声音,“南边那些人,只知买酒,却不打听这酒如何喝得,拿回去不加泉水勾兑又不烹煮,自然难喝了!”
“不假。”寒少宇附和,“这酒带回去是原酿,还需勾兑烹煮方见真章,另外很多年前我曾试过烹煮后再冰一下,滋味也很好,可以喝得,你可以告知老板让他试试。不过……不过以前喝的没加桂花,今日是第一回喝到加了桂花的。”
“是我们老板新创的喝法。”小二见他喝得高兴,又叮嘱伙计拿了两坛来,“老板在酒里添桂的创举,前段日子可在咱们长安引起不小的轰动,许多酒客都说他疯了,咱们店最好的酿酒师傅,直接撂挑子不干,新来这个师傅年轻却很支持老板,虽然一天卖不出几坛,但都在坚持着,现在是遇上新客就送一坛,今天先生这么赏识,我代老板再送几坛。”
“新事物出现总会引起一番波澜,这是常情,可以理解,这酒我很欣赏,你跟老板说,我先定三百坛,还有雍城的柳林,白水的杜康,各要三百坛,明早写封书信留个地址,让他送到指定地方去,这是定金,你代老板先收着。”
说罢掏了锭拳头大的金子,小二喉咙一动,吞了口唾沫才收了,寒少宇又掏了锭小些的递到他面前,说是今日劳烦,还得再劳烦他一次,拖他烧桶热水来,小二接了,手有些颤抖,告辞退出,门一关上便在走廊大喊:“老板!老板!咱家来贵客了,定酒九百坛,定金已收!”
一时店里议论不绝,寒少宇额角一跳,心说糟糕,这小二惊天动地的一嗓子,他家小鸟一定是被吵醒了,正准备回头瞧上一瞧,耳朵就被一只手捏了,小鸟拽了把他的耳朵放手,两只修长的手臂从后面伸来,环上他的脖颈。
“背着我买酒?”
清浅的语调响起来,小鸟打了个哈欠,懒洋洋靠在他颈侧,对着他耳朵吹了口气,寒少宇觉得胸口的火又被撩了起来,烫得他有些难受。
“买给你喝。”
“继续胡扯。”
小鸟掐了把他的脸颊根本不吃这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