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年鉴在哪吗?我带你去吧。”老婆婆走过来,拉着她的手。
三味大学建校百余年,所以年鉴也有那么百余本,摆在书架上浩浩荡荡,气势惊人。
年鉴记载着一个学校每年的大事、重要要文稿、院系情况、师生名单、奖惩情况等等内容,常常厚度惊人。
林朝夕踮起脚,手指滑过书籍。
像刚才女大学生说的那样,她卡住老林可能大学毕业、或者研究生毕业的三个年龄段,从书架上抽出了几本年鉴。
她看书已经养成习惯,先看目录,找到数学系毕业生姓名内栏、看到页码,她直接向后翻去。
八九十年代年鉴脆得可以,资料馆灯光昏暗,每个字都像芝麻一样小。
林朝夕看得有些急,一遍、两遍、三遍,一本、两本、三本,但不知是不是她查找能力太差,她始终没有看到老林的名字。
她看得眼睛酸痛,手指不断右移下一行再又移,可还是没有。
那时她不觉得困惑,只是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姓名异常焦虑,如果她是裴之就好了,大概扫一眼直接能发现老林在哪里。,
从数学系学生姓名到教职员工的姓名,无论是研究生,本科生还是硕士博士生,林兆生三个字从未出现过。
到最后,她一股脑把那一整排所有的书都搬下来,
可没有、没有、还是没有……
叮叮当当的钥匙声渐渐靠近,林朝夕深吸一口气。
“小朋友,真的要关门了。”老婆婆这么说。
林朝夕当时跪坐在地,面前是十余本厚重的学校年鉴,每本都摊开放到了相同的部分。
老婆婆扫了一眼,问:“你要找谁?”
像抓到最后的救命稻草,林朝夕猛的抬头:“叫林兆生,您有印象吗?”
对方沉思了一会儿:“哪个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