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吧,那最后,易千来说说吧,总不可能放过你的。”
易千一口气将松未松,憋在了中间,实在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还以为逃过去了呢。
说的中规中矩吧,跟李澜差不多。
季铭往前走了走:“为什么要问一问这个呢,就是想要告诉大家,你要真情实感地去展现出一个人物,一个角色来,除了角色的台词、人设,他所处的背景也是很重要的,就像是把易千放在舞台上,他可能光芒四射,是个大明星,但如果把他放在课堂,也是那样,合适么?易千还是那个易千,但感觉就是不对的。
课堂是课堂,舞台是舞台,明星是明星,学生是学生,这就是人物背景,所以王老师让大家去了解《雷雨》的创作背景和思想内涵,不是没有用的,上来就直接演啊,什么眼神啊、台词功底,是吧,声台行表,多少有点飘飘荡荡,没着落。”
季铭伸手在深浅从左往右划了一下:“那样演出来的角色,是孤立的,没有前因后果,没有前世今生,演过了你就会了一个人物,却没有学会演好一个人物的方法,希望大家还是能够沉下心,多研究研究《雷雨》,作为中国话剧之王,它肯定是有很多独到之处的,开卷有益。”
不过季铭说这些也是点到即止,他今儿来还是做一点表演展示的。
他选了四个人物,周朴园,鲁贵,周萍和周冲,没有展现女装大佬的风采——这四个人,已经是都非常丰富了,包括了大家长,在屡次变故中,从封建强硬变得虚张声势,苦苦支撑。也包括油滑的底层人物,包括整个剧里最挣扎煎熬,最后举枪自尽的周萍,更包括从天真走向死亡的周冲。
基本上这部剧里的所有人物,季铭都是驾轻就熟的,他当初教青春版的时候,就轮过一边了都。
但在一年级同学眼里,就跟画皮似的了。
唰,变了。
唰,又变了。
截然不同的人物,就那么入骨入髓地展现了出来,这种震撼,对于外人是看个热闹,对于表演系的学生来说,那就叫匪夷所思了。
看的眼睛都不眨。
季铭自己个演完,把李澜喊上来,剧本给她,将周冲和四凤那一段经典对手戏,又给演了一次。
算是手把手让她感受一次,什么叫舞台上的顶级话剧表演——李澜也是第一次发现,原来对着剧本念台词,居然也会这么困难。
当季铭眼神看着她,一句一句,随心所欲,行云流水地念出台词来,李澜的注意力总是不自觉地被吸引过去,被带走,以至于会恍惚掉眼前的剧本。
演完之后,满脸通红。
“不用脸红,”季铭温和地看她:“不是说你真就差这么多,而是说你没有准备,话剧是一个需要长时间准备和练习的舞台艺术,那种面对面的冲击力,很强,再加上很多话剧本身是很耗费体力的,满台子跑,走位,这种高强度消耗中,还要保证情感上稳定的输出,也是个课题。
而且对剧本的理解,跟影视剧,尤其是电视剧也不一样,电视剧你甚至可以看一集演一集,话剧你看一幕演一幕那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