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都市小说>在不正常的地球开餐厅的日子> 第三十一章 我来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一章 我来吧(2 / 4)

但是家中还有父母和兄弟姐妹都在地里刨食呢。那个年代的农村是很苦的,农村交易几乎是以物易物,农民甚少有现金收入。

用黄豆换豆腐,这在今天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当时却普遍的发生在中国的每一个农村。

李蓉的哥哥就是在村里磨豆腐的。古人说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

磨豆腐之所以苦,那是因为在以物易物的年岁里,磨豆腐的师傅是赚不着钱的。最后只能落下点豆渣。没错,不是豆腐,不是黄豆,是豆渣,最多在有点豆浆。

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在农村只有真的穷的吃不上饭了才会去磨豆腐。因为依靠出卖体力磨豆腐。

为什么只能得到豆渣?

因为当时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石碾子,要做豆腐的话几乎人人会做,尤其是那个年代的在川渝地区,妇人做豆花几乎算是家传手艺。

既然所有人都会做,那么把黄豆交给磨豆腐的自然是希望对方交出合理的豆腐。磨豆腐的师傅只能落下点豆渣和豆浆,拿来吃或者喂猪喂鸡。

靠着吃豆渣过日子的年岁自然算不上多么的美好,农村生活也非田园牧歌。那是真的要下苦力才能活着的地方。

尤其是李蓉家里是双庆山里的村子,就算是国家开始大包干,但是村里山多地少,一家人常年吃不饱饭,各个饿的皮包骨。

好在李蓉走出了大山,知识改变命运,她以极高的分数考上了中专。全班五十多号人只有她一个人从县里的中学考进了城里的中专,其他的同学都只能叹息她的好运和高分,然后去县里或者城里念高中去了。

中专毕业分配到厂里拿了城市户口,李蓉开始拿工资她切实的感觉到城里生活比农村的优越。她无比希望能把一家人都迁入城里。

但是这在那个年代谈何容易?这都是有指标的,当时一场大地震死了不少人。最后的赔偿标准就是让活着的农转非,进厂工作。

李蓉能有什么办法改变?除非再次投胎。所以她把改变的希望寄托在了婚姻上,她希望嫁给一个有实权的干部子弟。这样他们一家人就有希望摆脱土农民的身份,摇身一变成为吃皇粮的城里人。

而恰巧在追求王茜的人中就有这么一个这样的高干子弟。人家的父亲只要点点头,他们一家的农转非就能解决了。

李蓉为了这事,她不断地接近这个高干子弟。但是人家压根不拿正眼瞧她,眼里只有王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