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逍遥江山> 第2690章 :荣华总是三更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90章 :荣华总是三更梦(2 / 2)

张太后听了片刻,没见杨峥表示,难免有些不悦,但也不好发作,冷着一张脸,继续说道:“杨大人可有什么要说的?”

“遗诏是微臣当着皇上、当着群臣的面所写,诏书微臣写得很明白,皇太子祁镇,天性纯厚,仁明刚正,其嗣皇帝位,在廷文武之臣协心辅佐,务以安餋军民为本,毋作聪明,以乱旧章。凡国家重务,皆上白皇太后、皇后,然后施行。中外大小臣僚各敬乃职,效忠嗣君,毋忝朝命。微臣着实想不出还有比太子更适合的人选来。”杨峥不卑不亢的道。

张太后面上的怒气更重了几分,压着心头的怒火,道:“太子天性纯厚,仁明刚正是不假,但毕竟是个孩子,岂能治理祖宗的江山,本宫这里倒是有个合适的人选,诸王中,瞻墡最长且贤,众望颇属,其在职期间勤政爱民,体恤当地的老百姓,深受当地人民的爱戴,可做国君。”

“襄王是不错,微臣相信若是他为君王定是一个好皇帝?”杨峥点了点头道。

张太后顿时大喜,道:“本宫果然没看错人,有杨大人这一番话,大明幸也?”

“太后错了?”杨峥忽的摇了摇头道。

“错了?”张太后微微愕了一笑,有些不解的看着杨峥问道。

杨峥以无比肯定的语气道:“不错,太后此言错了,子路曾问孔夫子,如果卫国的君主等待您去执政,您首先要做的是什麼?夫子说,一定是纠正名分呀!子路说,是这样的吗?你太迂腐了,纠正名分有什麼用?夫子说,你太粗野了!君子对於不懂的事情,一般都采取保留意见。名分不正当,说话就不合理;说话不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法律就不能深入人心;法律不能深入人心,刑罚就不会公正;刑罚不公正,则百姓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所以上位者做事必须说得通、说话必须行得通。上位者说话,绝不随便、马虎。太子乃国之储君,天下皆知,继承大统乃名正言顺之举,襄王虽好,纵然有我等辅佐,可名不正言不顺,天下民心难服,这是其一。

其二,立襄王不合规矩,我朝太祖早已定下规矩,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王位的继承人必须自己的嫡亲长子,不管他是否贤能。王位的继承人首先应该是国君的嫡亲儿子,在国君的众位儿子中间,以年龄的长幼来定由谁来继承。所以我朝太祖皇帝在太子朱标去世后,不顾群臣反对将皇位传给了并不适合做国君的建文帝,理由就是“皇孙世嫡,富于春秋,正位储极,四海系心。后来,成祖爷舍去功勋卓著的次子朱高煦,立嫡长子为太子,也是基于“长嫡承统,万世正法”的认识。微臣不否认这个规矩并非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规矩,但不否认它的产生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少它能保证了政权的平稳过渡,使人心稳定,太子年幼是不假,但也是皇权的合法继承人,在太祖规矩之内,微臣说句大不敬的话儿,就算微臣与太后有意襄王,怕也过不了太祖立下的规矩。”张太后沉默不语,似在思索。

杨峥见状,不敢停留继续说道:“其三,我朝太祖早有言,后宫不可干政,太后立襄王微臣说句大不敬的话这算是干政了,太后活着的时候,群臣畏惧太后的权势不敢说什么,可太后百年后呢,史书会怎么写,会怎么说呢?”

张太后起先只是皱着眉头,听到了这会儿浑身一颤,似是被人扣住了脉门,先前的气势顿时弱了几分

杨峥松了一口气,道:“太子年幼不假,可难得是天性纯厚,仁明刚正,与江山社稷而言这样的性子才是最合适的,如今的大明是盛世,盛世的江山要的不是君王的勇猛,而是温厚,仁明刚正,微臣说句不好听的话,今日的大明重在守成而非进取了,襄王勇猛果敢有乃祖之雄风,这样的人选若是在大明开国之初年,的确是最佳的君王人选,可眼下的江山,毕竟不是攻城略地的时候,任何一个大一统的天下,从马上来未必能从马上治理,一个盛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八格格党